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一個時代的命題和痛點

  • 發佈時間:2015-10-24 08:35:0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何燁

  最近,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帶著老伴入住養老院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熱議。這位以魯迅研究而馳名的知識分子沒有自己的孩子,無從“養兒防老”,年屆耄耋,只有老伴相依,養老院可能是他最後也是最好的歸宿。

  錢老的“名人效應”引發國人對養老問題的深度關切,是好事。在我國鄉村,還有千千萬萬為養兒育女、為農事勞作辛苦了大半生的老人,晚年因兒孫們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而孤獨無助,身如老樹立秋風,晚景堪憂。他們也期盼普惠的社會養老服務。然而,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其處境更需要社會垂青。

  衰老,那是每個人都不可回避的最後的人生階段。人生的起步,弱小而需要呵護,而人生的結尾,同樣渴望著尊重和善待。養老就是一個社會反哺的過程。

  孝字當頭的傳統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夫子的話流傳了兩千多年。重視家庭和尊敬長者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傳統,不僅僅作為一種行為規範,而是內化為人格和道德。對長輩孝順,是小輩應盡的責任,而不孝,就要面對整個週遭輿論的全面譴責。

  由於對“孝道”的極度重視,我們的古人還演繹出了“二十四孝”的故事,他們大多是父母子女相互關愛的故事;而有的則走向極端,成了以“孝”的名義剝奪新生力量生存發展權利的偽善論調,如“郭巨埋兒”,還有的如“老萊娛親”之流,簡直就是反文明。

  魯迅先生説中國歷史中滿紙寫著“吃人”二字,還寫過一篇《我們怎樣做父親》,大概有感於此。“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以暴躁淩厲的氣勢“打倒孔家店”,“孝道”以及傳統文化被像澡盆裏洗澡的孩子一樣一起倒掉。過激的反傳統,割斷傳統,其負面效應也就出來了。文明理性的孝道等傳統美德式微。以致“啃老”成習,“不孝”屢見,有的老人被遺棄無人過問,不孝子無人譴責、鄙夷,社會對此也缺乏有效的匡正機制。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孝道”?《禮記》中説“孝”有三個層次,最上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讓父母受辱,再次是贍養父母。三個層面做到了才是完整的“孝”。儒家經典中並沒有為了孝順父母可以犧牲子女利益的論述。父慈子孝,人人可為、應為。無論怎樣,“孝道”作為正直、善良、正向人格的一部分,應當成為我們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

  養兒未必能防老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一個老太太用自己的養老金給兒子買了一輛小轎車,全家人挺高興地開車出去玩。小孫子要躺著睡覺嫌后座太擠,兒子竟然就讓老人去後備車廂裏呆著,當交警打開後備箱時,老人蜷縮著的畫面震撼了所有的人。這樣的兒孫如何指望他們養老!

  對中國人來説,改革開放以來最大規模的變化應該就是人口遷徙了,到今天我們龐大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釋放後發現,城市形成了以三口之家為主的社會基本元素,而農村留下了大量空巢老人。城市由於文化觀念和公共設施發展程度的不同,養老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而農村老人,可能是這個社會中活得最艱辛最孤獨的一個群體了。

  外出打工經商的兒女在那頭,父母在這頭,這些空巢老人長年獨居,忍受著思念親人和獨居的精神煎熬。在經濟欠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農業生産是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有的老人80多歲還要幹體力農活。為了減輕兒女負擔,有的老人即便生病也不敢看病。貧困更加劇了道德的式微,有的農村老人晚年啼饑號寒,加之兒女惡言相向,最終以自殺了結。據清華大學的調查報告顯示,從2002至2011年,70至74歲的農村老人自殺率增加,有的留守老人病死家中多日無人知道。這些現象説明,部分農村老人的生存狀況實在太惡劣。

  今天的中國仍然尚未走出社會轉型的陣痛,很多問題都是多種合力疊加的結果,它們的複雜也折射出了這個時代劇變下的社會現實。我們可以指責無良兒女不守孝道,也應該看到家庭結構的變化導致贍養老人成本和負擔的提高;更要看到的是,代際之間觀念和格局的變化:一些長輩因為缺乏知識、能力或受其他條件限制,沒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他發展和進步的支援、親情的關愛,等他成為一家之主後,你過去怎麼待他,他現在就怎麼待你。説白了,你沒有養好你的後代,你的後代也沒有能力養你了。很多農村老人都是在困惑和無奈中接受了這個邏輯以及自己孤苦的晚年生活。

  問計社會化養老

  按照聯合國給出的老齡化社會標準,一個地區65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被視為老齡化社會。我國已于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30年60歲以上老人佔人口比率將會達到24.46%。目前農村老齡人口約有1.19億,其中留守老人5000萬。如何讓這些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養兒防老”最大的問題在於,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在一個家庭上。早就有學者指出,“養兒防老”是一種典型的私力救濟,它主要靠道德倫理維繫,卻又受制于子女的健康、收入等因素,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當家庭養老不足以依靠時,社會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所幸,各地一直在探索。目前我國已應運而生家庭養老、家政養老、老年公寓、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寄家養老、會所養老、醫養結合養老等多元化的養老模式。對城市而言,家政養老、機構養老的推廣更加廣泛;而對農村而言,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的結合既經濟可行又比較人性化。

  無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子女仍將是養老的主要承擔者。社區養老則可從精神慰藉、日間照料、醫療護理等方面減輕子女壓力,老年人之間也可以進行互助養老、精神交流。這其中,政府要通過購買服務,在農村建立專業護理隊伍和志願者隊伍,為老年人進行實質性的日常生活扶助。

  目前,我國新農保已全覆蓋,每位年滿60歲的農村老人每月可以領取55元或更多的養老金。不過,這種保障水準相對於不斷增加的養老費和差異化養老需求,尚顯微薄。這種普惠性政策的不斷完善,民眾對更多養老機構、更好養老服務的企盼,考驗著國家財力的支付能力和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能力,也考驗著社會的良知和應對能力。

  無論怎樣,對於“養老”這一時代的命題而言,“制度養老”替代(至少部分代替)“養兒防老”,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愛和尊重,應該是一代又一代後來者的責任,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尺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