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媒:中國崛起致日本在美地位下降 日方倍感困擾

  • 發佈時間:2015-10-22 14:26: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日媒:中國崛起致日本在美地位下降 日方倍感困擾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10月22日刊發文章稱,日本政府近年作為與美國領導層之間的聯絡渠道,對具有影響力的日裔美國人的期待日益上升。雖然中國的崛起導致日本在美地位下降,日本為之感到困擾,但對美關係的重要性卻與日俱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敵人,日方曾經對日裔美國人還有點瞧不起的感覺,但在戰後過去70年的當前,日本與日裔美國人的關係出現了巨大的轉變。

  失敗者

  文章稱,日裔在“二戰”中被美國視為“敵性外國人”,受到歧視並遭到強制收容,到1988年才獲得美國政府的正式道歉和資金補償。但是還有一個名譽有待恢復。

  “日裔是日本社會的失敗者。日本外務省有富貴家族的公子。能一起工作嗎?”據曾任美國貿易代表部官員的格倫?福島(Glen Fukushima)介紹,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丹尼爾·井上(後成為美國參議員,已故)在東京就日裔美國人出任駐日美國大使一事詢問是否贊同時,當時的首相岸信介如此回應。

  上了年紀的日裔美國人中感到被日本瞧不起的人不在少數。

  正因為有這樣的氛圍,戰後與日本的距離沒能迅速拉近。在日本經濟以驚人的速度恢復時,發生了美日貿易摩擦,日裔美國人不方便接近日本。也有意見認為,日方存在“反正是美國人的話還是想跟白色人交往”這種感情也形成了障礙。

  顯露頭角

  之後日裔在美國逐漸顯露頭角。埃裏克·新關(Eric Shinseki)1999年就任美國陸軍參謀長。“日裔爬到了(二戰時的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的地位。”某日裔男性深有感慨地説,這是以軍事理由遭到歧視的日裔美國人的權利恢復的象徵。

  諾曼·峰田(Norman Mineta)在2000年就任克林頓政府的商務部長,成為首位日裔部長。

  丹尼爾·井上(Daniel Inouye)多次當選參議員,成為重量級國會議員。2011年美國副總統拜登也出席了在華盛頓的駐美日本大使公邸舉行的井上授勳儀式。當時的有關人員談到了井上的重要性,稱“副總統來到公邸非常罕見”。

  巨變

  文章稱,日本在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之後中國迅速崛起,奧巴馬政府重視中美關係。此外日本政府的主張在美國的中樞得不到廣泛理解的情況也明顯增加,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韓裔美國人等代言南韓政府的立場在日軍慰安婦問題上積極開展活動。

  美國的日裔社會開始以第三代以下為主,比起有關戰爭的隔閡,對日本文化等感興趣的人在增加。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後,日裔美國人之間支援災區的活動自然地擴散開來。

  日方在10多年前開始重視與日裔美國人的關係,對於有關人士進行大力表彰或邀請他們訪日。

  “感受到了二戰之前沒有的相互理解和敬意。這是巨大的變化。”一名在二戰時隸屬於美國陸軍442連隊的男性退伍軍人最近在接受採訪時就日裔與日本的關係如此説道。他還強調稱:“我覺得日裔活躍(在美國社會)對於日本來説也值得自豪。日裔都是‘駐美大使’,是日本的財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