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前三季度浙江GDP增長8%

  • 發佈時間:2015-10-20 05:34:09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GDP增速六年來首度“破7”,而浙江的表現很給力

  前三季度浙江GDP增長8%

  □本報記者 章卉

  今年以來,浙江經濟運作總體呈現“高開穩走向好”的態勢。

  昨天下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15年前三季度浙江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前三季度全省生産總值296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8%。

  而當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國內生産總值4877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這也是全國GDP六年來首度“破7”。

  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傑在新聞發佈會上説,“浙江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舉措,以及服務業增長高於全國水準,使得浙江GDP增速比全國快。”

  他同時提醒,客觀來看,8%的增速應該算是中高速。在經濟增速下行趨勢未變的當下,浙江經濟和中國經濟一樣,正處在從高速前進的快車道切換到中速增長、中高速增長的轉換期。

  昨天,記者還採訪了部分專家、學者,請他們就前三季度的浙江經濟數據作了分析。

  “機器換人”戰略成效顯著

  分産業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第二産業增加值13665億元,增長5.4%。其中,大、中、小微企業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2.9%和4.9%。

  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説,“從前三季度浙江經濟運作情況看,浙江工業經濟增長企穩。其中第二産業增長5.4%,雖然略低於全國增速,但仍屬正常情況。”

  他特別關注到小微企業的數據,“小微企業工業增加值增4.9%,這主要得益於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別是對小微、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扶持,以及政策氛圍和融資環境上的支援。”

  另有數據顯示,浙江不少企業的從業人員在減少。專家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浙江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工業生産的勞動效率已經呈現數量級的提高,“機器換人”帶來明顯紅利。

  “機器換人”的成效主要反映在傳統製造企業,而在新興技術方面,浙江也有許多“藏龍臥虎”的實例,比如浙江上市公司、安防行業的領頭企業海康威視

  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杭州要做“矽谷”就得有“臺柱子”。當下,很多産業處於産能過剩危機中,在兼併重組的洗牌過程中,像海康威視這樣的“龍頭企業加優質供應商”的新生態系統優勢會越來越突出。

  昨晚,記者看到海康威視最新披露的三季報。其中顯示,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6.78億元,同比增長56.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70億元,同比增長39.13%。

  阿裏領軍的“網際網路+”新業態迅猛發展

  與全國平均水準相比,浙江的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其實都不佔優勢。浙江“跑”得快,主要是靠第三産業拉分。昨天發佈的數據顯示,浙江前三季度第三産業增加值14858億元,增長11.3%。

  商品的批發和零售增加值,是第三産業數據的重要部分。而網路零售,越來越受到關注。

  據省商務廳資料,前三季度我省實現網路零售額4721億元,同比增長46.3%,其中省內居民消費2560億元,增長33.7%。

  與之相關的是快遞業務量的大幅提升,前三季度進入統計的數值是24.2億件,增長53%。

  昨天,省統計局在新聞發佈會上,還點名錶揚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路經濟新生軍。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金雪軍比較之後表示,前三季度浙江服務業的發展勢頭很快,這也體現了浙江經濟結構的優化。此外,從服務業各領域來看,都呈現了良好勢頭,增長較為全面。

  他還特別關注了網際網路産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業態的發展讓人可喜,包括網上消費、電商交易量、快遞業務量等等。”

  外貿出口逆勢增長,跨境電商表現神勇

  分析前三季度的浙江經濟數據,浙江外貿出口呈現逆勢增長。

  據分析,這得益於近期的一輪出口産品結構性調整。今年以來,附加值高、佔浙江出口四成多的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特別是高新技術産品,增長了7%。

  省統計局的專家認為,這個成績説明浙江抓轉型升級組合拳成效明顯。另一方面,浙江經濟結構和全國不一樣,浙江外貿企業出口比重大,小企業比重大,而小企業比大企業增長得快。加上眼下浙江的創業氛圍濃厚,新興小企業蓬勃生長,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時候,這些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就顯得比較強。

  此外,今年的外貿數據中,跨境電子商務模式的表現堪稱神勇。前9個月,杭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出口商品4050萬單、貨值1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0倍和145倍。專家認為,隨著跨境電子商務B2B模式的正式運作,未來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將成為我省出口的新引擎、新亮點。

  浙江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認為,在全國同期下降1.8%的情況下,浙江外貿出口保持了同比1.2%的增長,出口總值1.26萬億元,來之不易。

  浙江外貿出口以一般貿易為主,這意味著産業鏈條長,國內受益的企業也會比較多;加上浙江以民營經濟為主,民企出口基礎紮實,主動性也比較高,在國際經濟形勢持續走緩的環境下,浙江民企為外貿不斷輸送了“正能量”。

  浙江經濟“換擋”到中高速增長

  昨天,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傑在發佈會的記者提問環節正面回應了經濟增速減緩的問題,表示浙江經濟也不再是一直跑在高速公路上,一樣要切換到中高速增長的跑道上。

  他建議大家理性看待GDP增速放緩的事實。“我所理解的新常態,並非是越快越好。”

  他在分析浙江前三季度經濟運作情況時作了如下表述,“總體來看,浙江經濟運作健康正常,國家採取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和我省轉型升級組合拳正在逐步見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越來越濃,以新産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引導的新的增長動力正在成長和走強。”

  那麼,如果經濟運作下行態勢依舊,我們還需要注意什麼?王傑坦言,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複雜嚴峻,經濟分化態勢較為明顯,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市場風險隱患尚存。

  例如,浙江的汽車製造、高新技術裝備、醫藥行業效益非常好,但也有一些行業困難一點。雖然分化態勢是必然結果,但也要注意積極尋找對策,如果不景氣蔓延,也會不利於浙江經濟的穩定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