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活土地 兩個貧困村出演“變形記”

  • 發佈時間:2015-10-20 04:29:37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10月17日,是全國第二個扶貧日。

  脫貧致富,土地裏可以做出大文章。一直以來,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著力通過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地災治理等措施,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日前,省國土資源廳針對全省“四大片區”實際,研究制定了四川省國土資源廳支援貧困地區扶貧攻堅十條措施,進一步加大對貧困縣的扶貧力度,全力保障扶貧攻堅用地需求。

  本期《美麗國土》,我們將視線聚焦到通過國土項目實施精準扶貧的案例中。

  國慶假期,南充閬中市天宮鄉天宮院村的村民向軍特別忙碌。“大假期間景區遊客增多,附近的酒店都住滿了遊客,我們就把自家一樓一底的房子打造成‘鄉村農家樂’,接待了好幾波遊客,7天掙了1000元左右。”

  10月9日,剛走進村子,向軍便向記者描述起假期裏紅火的生意。這個昔日偏遠的貧困村,已搖身一變,成為旅遊發展新村,迎接著各方遊客。而百公里外的南充市儀隴縣新政鎮安溪潮村,扶貧攻堅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讓兩個貧困村發生如此大變化的,正是來自於國土項目的精準規劃、實施。

  儀隴縣新政鎮安溪潮村:

  規劃編制與精準扶貧掛鉤,向貧困村傾斜

  雖然處於縣城邊緣,但安溪潮村屬深丘地段,交通極為不便。由於地理條件差,每人平均可用耕地少,基礎設施落後,年輕人都選擇外出務工,“想要脫貧致富,都找不到一個帶頭人。”一位村民回憶。

  今年,安溪潮村被確定為儀隴縣國土資源局精準扶貧對口幫扶貧困村。

  儀隴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羅傑介紹,為做好該村的精準扶貧工作,縣國土資源局選派了22名優秀幹部進行一對一幫扶,並規劃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1個、土地整理項目1個。安溪潮村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計劃投資9000萬元,涉及新政鎮安溪潮村等6村,共920戶3900余人。其中,安溪潮村計劃投資1400萬元,新建4處共124戶的新村聚居點,“這樣一來,可新增耕地約114畝。”

  “脫貧就是要解決群眾增收的渠道。”羅傑説,安溪潮村的發展定位是“城郊型生態農業示範村”和“精準扶貧示範村”,按照産業佈局規劃,將發展特色水果、優質糧油、生態養殖三大特色産業。因此,儀隴縣國土資源局為安溪潮村購買雞苗2500隻,貧困戶可根據自身情況及意願,領取雞苗30-80隻不等,“我們還將組織開展養殖培訓,以確保雞苗存活率在90%以上。”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經果木種植,全村已完成流轉土地600畝,栽植核桃樹苗10畝。

  展望未來,安溪潮村村支書譚靈賢激動地説,“等到明年6月,村民們就可以搬進新房了。到時候,公路也通了,産業也發展起來了,群眾的錢袋子會鼓起來。爭取到2020年,我們村能夠基本實現小康。”

  安溪潮村僅僅是儀隴縣國土資源局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儀隴共有重點貧困村285個,貧困人口10.81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9.51%。羅傑表示,根據省國土資源廳日前出臺的支援貧困地區扶貧攻堅十條措施,儀隴縣國土資源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增減掛鉤項目、土地整治以及地質災害防治等專項規劃編制上,均會與精準扶貧掛鉤,向貧困村傾斜。

  閬中市天宮鄉天宮院村:

  土地整理讓貧困村變成旅遊發展新村

  “以前這裡是一條2米寬的臭水溝,通過土地調形,讓河道沿著公路順流而下,不僅拓寬至15米,還節約了10多畝耕地。”站在天宮鄉鳳鳴河邊,閬中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戚紅向記者介紹道。

  不僅有乾淨整潔的河道,還有整齊劃一的連片耕地、錯落有致的鄉村農家樂……與新村建設中的繁忙景象不同,天宮院村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已變身旅遊新村,成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2010年開始,省國土資源廳“挂、包、幫”天宮鄉,確立了天宮鄉龍山驛片區和西河塘片區兩個省級投資土地整理項目,把土地整理項目規劃與旅遊開發、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産業化規劃相銜接,促進天宮鄉的旅遊業快速發展。

  同時,通過土地調形,使得零星、分散的土地成為規模成片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天宮鄉黨委副書記王毅説,“有了連片的土地就可以引進業主大戶發展産業,帶動老百姓就業、增收。”

  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以水果玉米、紫苕、雜柑、川明參為主的特效種植業,流轉土地3000畝,招引業主6戶,規模建成果套藥、果套菜生態有機採摘農事體驗園1處;形成觀光農業規模化,培育庭院經濟農戶110戶、5畝以上的家庭農業場主24戶,建成珍稀苗木花卉基地270畝、蔬菜基地250畝;形成傳統農業持續化,大力發展以家禽、家畜、水産等為主的傳統農業;打造鄉村旅遊檔次化,目前已完成3戶星級農家樂和12戶鄉土農家樂的提升工程。

  天宮鄉天宮院村罐子灣居民聚居點就是通過實施土地整理項目所修建的新居。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景區每天接待遊客2000人次。當地便通過“酒店”和新居改造的“鄉村農家樂”兩種模式接待遊客住宿。天宮鄉黨委副書記王毅介紹,目前,全鄉開設的“鄉村農家樂”每天可以接待遊客近200人次,“通過開展土地整理,全鄉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了8700元左右。”

  如今,天宮鄉兩個土地整理項目的建成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為實現農業規模經營和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有力條件。

  □本報記者 趙若言 文/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