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理財 > 理財學院 > 正文

字號:  

中産階層不能承受的股市之重:一夜淪為無産階層

  • 發佈時間:2015-10-19 02:54:18  來源:新京報  作者:華挺  責任編輯:郭偉瑩

  投資房子和股票是中産階層理財的不二規律。中國股市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而散戶是以中産階層為主,伴隨著幾十萬億市值被蒸發,同時被蒸發的還有部分中産階層。

  總有一些富裕是外國人給我們封的,總有一些財富僅僅停留在新聞裏,總有一些紙上富強和現實差距不小。上周投行瑞信發表的最新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僅次於美國;以中産階層人數計中國為全球之冠,達1.09億人。面對這樣的發佈,不僅中産階層以下的人感到慚愧和不安,而且中産階層也顯得忐忑。

  瑞信的報告顯示,中國股市的市值于截至2015年年中的12個月上升約150%,然而,由於金融資産僅佔家庭財富的一半,而股票只佔金融資産小部分,故中國家庭財富受股市走勢的影響較預期小。

  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唸經。今年四、五月份,面對股市向好,股市巨大的財富聚集效應讓全民炒股成為了現實,而股民中絕大部分是中産階層。中産階層的投資一是房子,二是股票,這是中産階層理財的不二規律。但是,當中産階層狂奔入市之後,股市並沒有瘋牛到底,而是在見頂之後一路狂瀉,讓眾多中産階層幾乎在一夜之間淪為“無産階層”。

  從6月至9月,雖然有政策資金托市,但是似乎阻擋不了空方淩厲的拋壓。“千股跌停”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奇觀。有媒體報道,有機構曾統計,6月大跌,中産階層消失了60萬戶,7月大跌,中産階層消失了100萬戶,8月大跌,中産階層消失了200萬戶,等到9月大跌之後,中産階層已經消失了數百萬戶……數據也許有不盡嚴謹之處,但股市下跌對於中産階層的傷害其實股民都有目共睹。

  中國的大中城市裏,只要擁有一套房子,能夠有富餘資金進入股市,説是中産恐怕並沒有太大的異議。中國股市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而散戶是以中産階層為主,6月股市大跌以來,幾十萬億市值被蒸發,同時被蒸發的還有部分中産階層。一夜回到解放前,是很多中産股民的“股囧”。

  股市是資本、資産和財富的晴雨錶,中國股市沒有提振,難言中産階層的美好;可是A股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風險防範機制的不足,以及中産階層單一又缺乏對衝風險手段的投資方式,即使A股有所提振,也不過是為下一輪散戶破産埋下地雷。

  透過股市看中國中産階層,更直觀,更現實,也更準確,同時也更不安。所謂的中産階層,動輒被一套房套牢,經不起一撥“牛市”的席捲。即使是中産股民,生活與茶几無異,上面擺滿了杯具。

  投行瑞信報告中還有客觀的揭示:財富增長重心已傾向於財富水準較高的階層,富裕階層的財富自2007年佔財富總值增加了5%,中産階層所佔的財富自2007年起下跌9%至13%。這也就意味著,別看中産人數龐大了,但實際財富和對社會的影響,可能正在變弱,更關鍵的是,“財”和“富”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多數的中産階層自認“被中産”,正是因為難以獲得國外“中産階層”所擁有的尊重感、穩定感和體面感,而這恐怕與在最基本的財富保值增值上並不具備安全感有關。如今負利率時代正在來臨,這對於本就逼仄的中産階層個人投資空間而言,將會失去更多的選擇機會。加之大多數投資者本身投資風險意識的欠缺,內外因交相作用之下,A股已然正在成為中國中産階層發展的天花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