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型房企尋求突圍:第一梯隊加速領跑 第二梯隊黑馬頻出

  • 發佈時間:2015-10-16 07:58: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房地産行業強者恒強的格局之下,一方面千億級房企巨頭規模不斷膨脹,另一方面無力拿地的小型房企加速退出,在大小房企格局走勢已經形成之下,百億到千億之間的房企中等生成為房地産最不確定的群體,其命運走勢也成為房地産最大的懸念,今年以來,包括泰禾、旭輝等中型房企奮發圖強,業績排名不斷攀升,成為樓市最大的黑馬群體。

  第一梯隊加速領跑

  千億級的第一梯隊房企加速領跑,房地産行業強者恒強,成為近年以來房企的趨勢,也是今年前三季度房企業績的主要特點。

  10月8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宣佈,2015年1月至9月,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439.9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80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及21.1%。10月8日晚間,恒大地産集團有限公司披露9月份的未經審核營運數據。截至2015年9月30日前9個月,恒大物業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達1287.4億元,同比增長31%,完成1500億元年度合約銷售目標的85.8%。

  9月30日晚,房地産行業數據研究機構——克而瑞研究中心公佈“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産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上榜房企的銷售金額門檻和面積門檻均延續了上升趨勢。今年前三季度前10房企入榜門檻為45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億元;前20房企金額門檻230億元,同比增長21%;前50房企金額門檻則達到123億元,同比增長14%。

  克而瑞報告顯示,龍頭房企項目易熱銷,業績同比均保持穩定增長,比如恒大地産同比上升33.0%、華潤置地同比增長40.8%等。標桿房企的項目數量多,品牌效應強,因此受到市場及季節因素的影響較小。第一梯隊中,恒大的銷售目標完成率和去年一樣保持領先態勢;央企保利、中海的銷售表現明顯較去年更為強勁,前三季度的目標完成情況均比較理想;受益於一線城市中高端市場的火爆,中海在提高了全年銷售目標的情況下完成率依然達到68%。

  第二梯隊黑馬頻出

  在千億級房企光環之下,三季度涌現出一些“黑馬”房企,部分排名較半年度大幅提高,還有不少“新面孔”上榜。細分來看,此類房企多為區域深耕型,借助當地市場熱度及自身口碑實現業績“爆發”,排名迅速上升。

  克而瑞報告顯示,泰禾集團再次以優異業績穩居“全國30強”,排名第29位。自2014年銷售業績躍居“全國30強”之後,泰禾集團已連續成為今年季度、半年度、三季度全國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30強的座上賓。這充分説明瞭泰禾集團穩健的發展態勢和在行業調整期抵禦市場風險的強大能力。用3年時間,泰禾完成了“中國房地産100強”到“中國房地産50強”,再到“中國房地産30強”的跨越。

  10月12日早間,旭輝控股公佈2015年9月未經審核營運數據顯示,2015年1-9月,旭輝控股累計合同銷售約172.9億元,同比增長約16%,達成全年250億元銷售目標的69.1%。

  今年前三季度濱江集團銷售金額170.0億元,排名從60位上升至35位,進步較大;銷售面積77.3萬平方米,重回面積榜前100,位居70位。

  除了規模增長外,一些房企黑馬的利潤率讓人眼前一亮,9月,朗詩綠色地産公告稱其大股東朗詩集團將進行注資。翻開朗詩的中期報告可以看到,該上市平臺上半年的銷售金額不到25億,但毛利率高達80.5%,核心凈利率高達44%,遠高於同業水準。

  對於中等規模房企今年奮發圖強,旭輝董事長林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房地産行業的集中度和競爭可能在未來幾年比過去十年更激烈,只有具備很強的專業能力、精細化的運營能力、投資能力、管理能力的精英企業,才能在下一輪的競爭中繼續發展和擴張。目前是中型企業擴大規模的最後時機。

  佈局與産品成共同特點

  中型房企,快速穩健增長的背後,發展戰略的精準把握,對産品品質的不懈追求,成為這些房企共同特點。

  由於抓住與市場行情相符的銷售戰略,泰禾集團一方面堅持“紮根福建本土,深耕一線城市”,集中佈局供求關係較好的一二線城市,把握當地銷售節奏,另一方面打造“高品質和差異化”的産品,既有深受中高端改善客群追捧的“院子系列”、“紅系列”産品,也有首次置業需求的住宅産品,還有商住兩用的SOHO精品。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泰禾集團延續上半年的熱銷態勢,各項目銷售持續火爆,繼續領跑當地樓市。

  一直以來旭輝堅持“區域聚焦,深耕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戰略佈局,並形成了“長三角”區域、“環渤海灣”區域及“中西部”區域三大區域佈局。林中表示,“旭輝要做房地産市場的長跑者,堅持穩健的發展策略,在一二線城市穩紮穩打,用産品和服務贏得市場和客戶。”

  積極拿地

  2013年,泰禾加大了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佈局和開拓力度,因為拿地風格彪悍,泰禾也被貼上“激進”的標簽。然而,隨著一線城市地價接連攀高,泰禾這一提前佈局現在看來無疑是高明之策。2015年,旭輝北京已經先後“搶到”6塊土地,其中5塊土地為合作拿地。5個合作拿地項目中,有3個地塊為旭輝操盤。

  “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房企這種資源配置的競爭優勢,可能會出現邊際遞減,並不一定是規模越大就越強。但是太小的企業,在未來這幾年要實現規模成長已經非常困難了。所以中國未來規模增長最快的一批企業,應該就是像旭輝這種,他們能在這場馬拉松長跑的後半段不斷跑進一線陣營。”旭輝董事長林中認為,行業發展的馬拉松長跑進入下半場,在這一階段,一旦被落下第一、第二方陣後面,即使最後衝刺階段再努力,也無力回天,永遠難回大眾視野。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於中型房企而言,目前處於不上則下的形勢,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房地産環境下做強做大,避免被淘汰的命運,除了戰略佈局、産品定位、差異化創新之外,拿地實現業績規模擴張是不能忽略的,面對千億企業在土地市場的強大實力,中型房企可以避開拿地高峰,或採取聯合拿地的方式,事實上,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這樣做。

  京華時報記者 邢飛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感謝您訪問京華網 www.jinghua.cn

  更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