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那麼大 我們去看看
- 發佈時間:2015-10-16 00:31:49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疆,166萬平方公里,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這樣一個“大”,有這個星球上屈指可數的山脈、冰川、水系、綠洲等等,以至於只要説出他們的名稱,就能成為新聞的標題。比如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國最大的盆地——塔裏木盆地,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裏峰,“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規模生土建築群——喀什老城……
新疆可不是一個“傻大個”,是一名需要仔細觀察的“西域美人”。入秋以來,如同一張打翻了的調色板潑到新疆大地上,蒼翠的雪嶺雲杉、金黃色的白樺林、綿延的雪山和藍色的湖泊相映成趣。特別是在中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兩岸,北岸由於激猛的河流衝擊以及狂風侵蝕,形成了懸崖式雅丹地貌,因其岩石含有不同的礦物質,又幻化出種種異彩,而南岸卻是綠樹葳蕤,連綿成林,遠處逶迤的山巒與戈壁風光盡收眼底。
更令人著迷的是斷壁殘垣和漫漫黃沙。天山以南,古以定居農耕為主,曾形成過綠洲城邦文化,如樓蘭、龜茲等。而天山山區以及其北部,生活過賽種、大月氏和烏孫、匈奴等遊牧民族,建構了“行國式”的草原遊牧文化。如今,有的有跡可循,而有的只留下了模糊的古跡,讓考古學者為之瘋狂,甚至有人付出生命。
不過,新疆太遠了。這裡的人們習慣把其他省區稱為“口裏”或者內地,儘管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口子具體是什麼地方,而無論出疆或者入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距離遠,時間上也似乎遠一點。北京時間10點,新疆大部分單位、學校、商鋪才開始轉動起來,因為天剛亮不久。當地人往往很熱心地告訴來疆的人,別著急,把你的時間往後推兩個小時,你這是在新疆呵。
新疆從來不是一個排外的地方。作為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要衝的新疆,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地,古代中國、印度、伊斯蘭和希臘四大文化體系交匯於此,形成了新疆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共榮共存的地域特色。
新疆有13個世居民族,分別為漢、維吾爾、回、哈薩克、蒙古、烏茲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塔吉克、錫伯、滿、達斡爾和俄羅斯族。
三山夾兩盆概括了新疆的主要地形。北為阿爾泰山,南為崑崙山,中部為天山山脈,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裏木盆地,北部是準噶爾盆地。通常人們習慣將天山北部稱為北疆,天山以南稱為南疆。
“天山以北,覽盡風光無數”
北疆年均氣溫-4~9℃,全年降水量150~200毫米以上,全年無霜期140~185天。四季分明,是北疆的一大特點。
烏魯木齊,一座典型的雪域城市,天山山脈一號冰川是300多萬市民的主要水源地。無論春夏秋冬,只要天氣好,在烏魯木齊的很多街道,都能望見直插雲天的天山第二高峰——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的博格達峰,像君臨天下的國王,默默地守護著烏魯木齊的點點燈火。
考古學家曾經如此描述烏魯木齊:兩千多年前,烏魯木齊是車師國的一塊牧場,生活著一群頭戴尖頂氈帽、過著放牧打獵生活的人們。1769年,紀曉嵐被流放到新疆。他如此説烏魯木齊,“到處歌樓到處花,塞桓此地擅繁華”,當時的烏魯木齊老城已建設了6年,城區是一個大大的“田”字,與現今烏魯木齊的交通佈局有相似之處。
如今,烏魯木齊真正成長為一個現代商貿城市,飛機可直達莫斯科、德黑蘭、法蘭克福、迪拜等地區。站在市內的紅山頂上,鱗次櫛比的高樓映入眼前。最具特色的是國際大巴扎,集結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娛樂、餐飲于一體,是新疆旅遊業産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亞之窗”和“世界之窗”。
阿勒泰地區,新疆最北部的行政區域,其名稱來源於阿爾泰山。在突厥語和蒙古語中,阿爾泰意味金子,而阿爾泰山也擁有“七十二道溝,溝溝有黃金”的美譽。素有“人間聖地”的喀納斯湖便在阿爾泰山中。阿爾泰山還蘊含著旺盛的生命力,廣袤的寒溫帶針葉林、亞高山草甸和山地苔原中,有不少在內地名山大川中見不到的動植物,例如雷鳥、河狸、歐洲百合、鬱金香等等。相關資料顯示,山地物種、歐亞草原帶上的物種以及環北極分佈的物種在阿爾泰山交會,如此經常聽導遊給遊客講,來到阿爾泰山,相當於看到了北歐的風光。
位於阿勒泰地區西南邊的薩吾爾山,屬於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帶,水草豐盛,是阿勒泰地區的夏牧場之一。山前是丘陵平原,牧草遍野,是重要的春秋牧場,而平坦的山谷,氣溫較高,是優良的冬牧場。如今,在此地區仍然常見轉場的哈薩克家庭,上百隻移動的羊群掀起的塵土頗為壯觀。
伊犁河谷,位於新疆西北部,是新疆廣袤的大陸性荒漠乾旱區中與眾不同的“綠色走廊”。在這條800多里長的走廊中,景觀分佈密集,其中的連霍高速就像是一條景區公路。不過,伊犁河谷並非是一條單一的河谷,它由幹流河谷和喀什河、鞏乃斯河、特克斯河3個支流河谷組成的河谷群。
伊犁河邊,美麗的村莊星羅棋佈,白楊樹下,排列著整齊的村落庭院,縱橫交錯的水渠與一片片麥田散佈期間,河邊的牧場上牛羊成群水草豐盛;喀什河谷,尼勒克縣的山地草場種滿了紅花,不過一般旨在5月中旬開放,花期只有半月;鞏乃斯河谷中,除了已頗有名氣的“空中草原”那拉提,還有各種野果種類的野果林,以及長滿了繁星般杏樹的杏花溝;在特克斯河谷,有世界自然遺産天山的代表——庫爾德寧溝谷,養育著蒼翠的雪嶺雲杉,還有中國最西部的油菜花海。
在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佔據了大多數面積。雖然名為沙漠,但大多是一些低矮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度在15—25%之間,固定沙丘上植被的覆蓋度則高達40—50%,梭梭、苦艾蒿、白蒿等植物點綴在沙丘間。而在這下面,更有著厚達百米以上的煤層和儲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天山以南,人文景觀呈異彩”
天山以南,有五地州,分別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在塔裏木盆地,氣候極端乾旱。然而,環繞盆地的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帕米爾高原和天山等山脈提供了珍貴的冰雪融水,匯聚成河流,奔涌向盆地深處,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綠洲。其中,塔裏木河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河,沿著塔克拉瑪幹沙漠北緣由西向東流淌,全長約2200公里。由於塔裏木河的部分河段沒有固定河床,河道分散穿插,蜿蜒曲折,被人們形容為“脫韁的野馬”。
南疆的自然景觀較之北疆少些豐富艷麗的色彩,多了幾分豪邁粗獷,同時分散的綠洲上形成的綠洲城邦文明,産生了一些令人無限遐想的古城遺跡。
在新疆最南端的崑崙山下,是“絲路明珠”喀什。“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這句話充分説明瞭喀什在新疆的地位。人們初到喀什,往往會被現代建築和寬闊的道路震驚。最受遊客喜歡的是喀什老城,這座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規模生土建築群。據乾隆年間的《回疆志》記載,“喀什噶爾舊有土城一座,不圓不方,周圍三里七分余。”
老城屬於生土建築,多為土木結構,用生土製成土坯或土磚,砌成高高的外墻,而木料用的是當地所産的白楊,搭起梁柱主框架。由於喀什老城年代久遠,人口密度高,抗震性差等原因,2010年開始,喀什老城改造工程正式啟動。歷時5年,喀什老城7000多戶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民居被修繕加固,完全保留原有風格,老城的傳統形態容貌和原有空間格局得到保護。
在塔裏木盆地東北方向,是吐魯番市,擁有兩座千年古城遺址。交河故城是西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造的,最早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9至14世紀由於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元末察合臺時期,吐魯番一帶連年戰火。交河城毀損嚴重,終於被棄。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
高昌故城遺址坐落在吐魯番市東面約45公里的哈拉和卓鄉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溝口(勝金口)約6.5公里,東距鄯善縣城約55公里。高昌故城始於西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自西元前一世紀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紀廢棄,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是吐魯番市千年滄桑的見證。
在塔裏木盆地,還有其他古城遺跡,例如樓蘭、尼雅等,他們默默地掩藏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等待著考古學家和探險家的光臨。
而今日人們創造的工程也足以載入史冊。
在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塔裏木沙漠公路是不得不提的壯麗景觀。作為世界上在流動沙漠中最長的公路,它南北貫穿塔裏木盆地,全長522公里。沿途有大片的胡楊林,浪潮般的沙丘群賦予這條公路傳奇的色彩。據測算,塔裏木沙漠公路完成的工程量十分驚人:移動的沙量如果鋪成一米高,一米寬的沙堤,其長度相當於地球赤道的四分之一,所扎的草方格按一米寬計算,可繞地球赤道近一圈半,所用去的土工布一米寬計,其長度可以從烏魯木齊至北京鋪一個來回。
另一項偉大的工程是被世人稱為中國三項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在吐魯番盆地與哈密盆地,你會看到平坦的黃褐色的戈壁灘上排列著一連串的土包,大多不過1人高,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個,一串土包大致成一直線,兩端望不到盡頭。往往,你還會看到不遠處又有一串土包,念珠似的,朝著與這串土包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下去。它們下面,流著雪山融水。全疆的坎兒井總長度約5000公里,而新疆最長的地上河流塔裏木河的全長也才不到2200公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