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謀轉型發展探突圍之路

  • 發佈時間:2015-10-13 08:29:2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白雪妍

  吐力根河是灤河的源頭,自東向西流去,劃分開河北塞罕壩和內蒙古樺木溝兩大國有林場。南岸的塞罕壩機械林場已走過53個年頭,在荒原上造出了總面積112萬畝的人工林,構築了一道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綠色屏障。吐力根河北岸,渾善達克沙地與科爾沁沙地的結合部,樺木溝林場也在建國初期建成,肩負著森林管護和森林經營的任務,阻止兩大沙地“握手”。

  曾經的輝煌已經寫進歷史。面臨體制改革,發展的困境卻不同程度地困擾著這兩家林場。

  “這裡是河北最綠的地方”

  “這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也是河北最綠的地方。”塞罕壩機械林場資源科科長趙亞民驕傲地説著,一邊帶領記者鑽進林子深處。一棵棵松樹高聳參天,枝杈卻並不肆意伸展,相互之間平行錯落,找尋自己的生存空間。

  建國之初,這裡還是“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1962年,當時的林業部從全國18個省市的24所大中專院校調配127名畢業生,和當地242名幹部工人一起,組建起塞罕壩機械林場。

  從1962年至1982年,塞罕壩機械林場共造林96.08萬畝,總計3.2億株,按株距1米計算,可繞地球8圈;保存67.93萬畝,保存率70.7%,創下全國造林保存率之最。

  20世紀80年代後,林場積極發展木材生産、生態旅遊、種苗花卉等産業,開始在多种經營上做文章。如今,壩上草原已成為機械林場旅遊特色,每年暑期自駕遊的遊客絡繹不絕,而蒙古櫟、樟子松等觀賞苗木銷往京津,也為林場帶來不錯的收益。近年來多种經營收入每年可達約5000萬元,其中森林旅遊收入更是近3500萬元。

  “樺木溝快要變成‘老頭溝’了”

  然而吐力根河北岸,樺木溝林場的經營狀況卻不比它的鄰居。

  上世紀80年代,塞罕壩、樺木溝等國有林場相繼開始實施“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經費自收自支,國家財政不再撥付。塞罕壩林場憑藉厚實的家底一步步過渡到多种經營的路子上,而樺木溝林場卻正經歷著轉型的陣痛。

  “2010年前,林場還有採伐指標,加上苗木銷售和公益林補償,日子還算好過。”樺木溝林場場長柴景峰説,但隨著工資上漲、管理費增加,特別是採伐指標逐年縮減,林場現在的收入只有公益林補償一項,林場目前的處境十分困難。

  已在林場工作27年的護林員郭俊海無奈地説:“一年只能發一次工資,但也只能發工資的55%,大概兩萬多塊錢,剩下的工資都挂在賬上。日常生活開支不夠,就只能到山上採野菜、蘑菇啥的賣錢了。”

  住在郭俊海家附近的幾位護林員都是“林二代”,年齡都在45歲以上,由於林場生活條件艱苦,很難留住年輕人才,當地人戲稱,樺木溝快要變成“老頭溝”了。

  找準新時代的創業之路

  “林場得給我們發工資,還要交養老、醫療保險的錢,靠著每畝4.5元的公益林補償這點錢當然不夠。我們是公益性質的林場,生態保護是首要任務。希望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能多給我們點支援。”郭俊海説。

  “我們會努力爭取,向最好的目標邁進。”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黨組成員李樹平説。這個“最好的目標”,就是爭取將樺木溝林場定性為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實行全額撥款。他表示,林場終究依靠“三分造,七分管”,通過經營方式的改革和創新,盤活現有資源,在公益服務與經營致富之間找準新時代的創業之路,樺木溝林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使在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生存的壓力也一直不小。

  為了讓生態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職工,林場“山裏治坡、山外治窩”,結合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程,在6個林場全部新蓋了職工公寓樓,用近10年時間在圍場縣城實施了6期安居工程,讓全場1500多戶職工在縣城全部有了自己的樓房,實現了“山上生産、山下生活”。

  林場森林公安局政委劉國權説:“林場在努力實現生活城鎮化、住宿賓館化、辦公現代化、環境園林化,但包括路網改造、飲水工程等在內的諸多基礎設施建設都得自籌資金,林場承擔的社會責任還是重了些,希望能夠早日納入地方政府基建預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