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清明上河圖》排隊12小時 真這麼多人愛文化?

  • 發佈時間:2015-10-12 16:47: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2日訊(記者佘穎)10月11日,故宮鎮院之寶《清明上河圖》展出的最後一天,觀眾人流量果然創下新高,排隊的人群從武英殿一直延伸到了午門廣場,他們的等待時間平均超過12個小時。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來看《清明上河圖》?從“石渠寶笈”特展開幕的第一天開始,每個看到排隊長龍的人都忍不住問這個問題。一位站在隊伍裏的朋友忍不住調侃,熱愛文化的人真的那麼多?

  雖然是調侃,但是能在寒風凜冽的淩晨3點就來排隊,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絕不是一般的湊熱鬧可比。而且跟大家想的不一樣,大部分觀眾並不是一進門就直撲《清明上河圖》,而是從第一件展品《伯遠帖》開始慢慢看起,一直到參觀完進門處所有的展品,才會去參觀《清明上河圖》。看完《清明上河圖》之後,也沒有人立即轉身離開,大家滿懷敬意與欣賞之情,繼續流連在趙孟頫《洛神賦》卷、宋徽宗趙佶《雪江歸棹》圖卷和韓滉《五牛圖》等作品之前。就連出了武英殿的門,也還有不少觀眾直奔大調角的延禧宮,接著了解“石渠寶笈”的編纂過程。

  根據觀察,遊客平均要在僅有3間展廳的武英殿裏停留2個小時,其中參觀《清明上河圖》的時間不超過3分鐘,剩下的大量時間,觀眾們是真的在欣賞這些古代的文化精品。

  更何況,在參觀過程中,能講出個子丑寅卯的觀眾也不少,有的人解讀字體,有的人分析畫風,有的人講解歷史,而且每個小聲説話的人身邊總會聚起一小堆認真聽講的觀眾。這説明,即便只是慕名而來的觀眾,也心懷對文化的嚮往,並不只是想在朋友圈裏曬個武英殿前的大頭照。

  説實話,參觀《清明上河圖》的體驗並不愉快。説是限時參觀3分鐘,但不到10米的展臺背後站了4、5個工作人員,他們不停地催促觀眾不要停留,跟上前一個觀眾,一趟看下來,只知道自己看了幅發黃的舊畫,什麼販夫走卒、什麼酒肆食坊,完全沒看到,連走馬觀花都算不上。但即使是這樣,大家還是覺得應該來看一看,因為在人們心中,《清明上河圖》就是我國古代文物精品的代名詞,錯過它似乎對不起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從這個意義上説,《清明上河圖》前的長龍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嚮往之情的集中體現,也是文化渴望長期得不到充分滿足的集中爆發——正因為能近距離接觸文物精品的機會還比較少,所以這次的“石渠寶笈”特展才會這麼火爆,就像一位觀眾擔憂的,“誰知道什麼時候還有機會看到這些寶貝?”

  文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蘊含著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也包含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014年2月,總書記在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時強調,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説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我國5000年悠久歷史,留下的寶貴文化遺存渺若星漢,單是故宮博物院就有超過180萬件文物藏品,但目前能夠與觀眾見面的不過其中的0.5%。而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4510家博物館,不知道還有多少寶貝仍在寂寞沉睡。故宮即將動工修建北院,建成後,觀眾將看到大量現階段無法展出的文物。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像“石渠寶笈”特展一樣的精品展覽,更希望更多博物館能夠向觀眾打開大門,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真正活起來,向廣大人民群眾傳遞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