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糧倉”飄稻香
- 發佈時間:2015-10-05 04:59:0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黃的稻穗、高高的草垛、淡淡的稻香……金秋時節,在有著“西蜀糧倉”美譽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田間地頭一派豐收的景象。大人們戴著草帽、繫上圍裙,麻利地將稻草捆綁扎堆;驚起的蚱蜢,惹得孩子們追逐嬉戲。田埂不遠處的公路上,一輛輛農用車正排隊等候,將成堆的稻穀送往烘儲中心烘乾存放。
“把田交給職業經理人種省事多了,現在不僅年年高産,土地也不拴人了。我兒子在拉薩的建築工地打工,媳婦做家政,我幫合作社打工,一年要多賺四五萬元哩。”崇州隆興鎮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員高少成的一番話,透著對合作社滿滿的信賴。
在崇州,借鑒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起來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是當地連年豐收的“金鑰匙”。崇州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實現了生産、生活、生態三大功能的統一,是成都深入實施城鄉統籌戰略,積極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生動案例。
2010年5月,崇州運用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成果,圍繞農業生産經營中“地碎、人少、錢散、缺服務”四個制約和“誰來經營”“誰來種地”“誰來服務”三大難題,引導隆興鎮黎壩村30戶農民以101.27畝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了該市第一個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崇州隆興鎮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的理事會決策“種什麼”,職業經理人負責“怎樣種”,生産成本由社員出資,收支和分配統一公示,接受監督。理事會同職業經理人簽訂經營合同,經營純收入一般按1:2:7分配,即10%作為合作社公積金,20%作為職業經理人佣金,70%作為社員分紅、實行按股分配。
崇州農業共營制辦公室副主任胡浩告訴記者,現在全市200多個合作社經營的土地有31.093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59%,“這種探索成功的一大標誌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民願意加入合作社。拿楊柳合作社來説,去年合作社小春種植大麥、油菜每畝分紅328元。大春水稻畝産1152斤,比沒有入社的農田産量高出174斤”。
“大多數年輕人都出去掙錢了,根本不用擔心家裏的田沒人管,打‘短工’的都改當‘長工’了。上了年紀的老人也可以到合作社幫忙做些簡單的農活,一年能掙1萬多元。大家都説,老農民們都退休了,我們就是農田裏的‘新掌櫃’。”楊柳合作社的職業經理人任建中説。
事實上,當好職業經理人可沒那麼容易,要懂經營、有技術、善協調、會管理。“測土配方施肥、水稻機插秧、綠色防控,這些是節本增效的技術。靠著崇州‘文井源’品牌,我們這一季加大了‘豐優香’富硒大米種植面積,增加收入。在一些零散的、無法實現機械化作業的土地上,我常常帶著大夥一起下地種田。”任建中向記者講起了自己的“種田經”。
田地喜獲豐收,農民收入提高,這只是崇州的第一步。就在楊柳合作社幾公里外,一條全長58公里的“稻香旅遊環線”已經打造完畢,環線包圍著崇州10萬畝糧食高産穩産綜合示範基地。每逢節假日,崇州就會迎來大量遊客,他們在這裡遊覽觀光、採摘瓜果、吃農家菜、住農家屋。不少農民靠著經營農家樂找到了新的致富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