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問計崇州農業“共營制”

  • 發佈時間:2015-08-01 02:35: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艷玲

  三伏天,烈日炙烤,稻田正綠,出席全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的200多名代表走進崇州,探尋“共營制”對“誰來經營”“誰來種地”“誰來服務”三個問題的解答。

  誰來經營?土地入股合作經營

  在工業化城鎮化浪潮下,農業生産條件好的崇州依然受到衝擊,農村大量青壯勞動力外出,面臨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難題。此時,業內普遍意識到,改變傳統一家一戶分散種植模式,培養職業農民,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是唯一齣路。

  但規模經營要如何推進?是引進工商資本還是培育種植大戶?崇州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資入股,工商註冊率先在全國成立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推進土地股份合作經營,解決農業“誰來經營”問題。

  在隆興鎮黎壩村,參會代表實地了解了崇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運營。2010年5月,隆興鎮黎壩村15組的30戶農民自願以確權頒證後的101.27畝土地承包地經營權入股,發起成立了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為第一吃螃蟹的人。到現在,入股農民已達407戶,土地面積達1270畝。

  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收益主要分為兩塊:一是每畝400元左右的保底收入,二是除本分紅所得,一般經營收入的70%都會作為入股分紅。

  誰來種地?培養職業農民競聘上崗

  借鑒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土地股份合作社形成了“理事會+農業職業經理人+監事會”運作機制。理事會代表社員決策“種什麼”,公開招聘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職業經理人統一組織生産管理,負責“怎樣種”、“如何種”,實行科學種田。

  崇州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只要年齡在45歲以下,初中以上學歷,有強烈的從事農業生産經營願望的,都可以報名參加培訓。經過120個學時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學分達300分以上就能拿到農業職業經理人的資格證書,而且還可以通過不斷進修,從初級向中級、高級晉陞。

  目前,崇州全市評定初級、中級、高級農業職業經理人分別達228人、62人、16人,構建了為現代農業服務的“農業職業經理人+職業農民”專業化生産經營管理團隊。

  為了吸引廣大青壯年農民、種養能手、返鄉農民工、村組幹部以及大學生參與到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中來,成都市進一步細化扶持糧食規模經營、設施農業建設、農機具購置、農民合作社等政策,傾斜支援農業職業經理人。除此之外,為了解決後顧之憂,成都市還對農業職業經理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進行補貼。

  誰來服務?多方參與農業服務社會化

  隨著專業的職業農民在農業生産要素的集聚與配置中發揮作用,政府開始退出資源配置的主導地位,轉而將更多精力投向具有公共産品性質的、有發展潛力的、符合宏觀發展導向的主體和領域,構建農業科技、品牌、金融和農業綜合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服務體系,解決農業“誰來服務”問題。

  依託“一校兩院”,崇州建成了農業專家大院,組建農業專家團隊和科技推廣團隊225人,還構建起了專家團隊、科技推廣團隊與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職業農民上下互通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依託基層農業綜合服務站,以片區建立農業服務超市,崇州已經搭建起了農業技術諮詢、農業勞務、機械化、田間運輸、糧食代烘代貯、糧食銀行等“一站式”全程農業生産服務平臺。目前,全市建成農業服務超市10個、糧食烘儲中心11個,農機化率達70%,服務面積達20余萬畝。

  有代表評論,崇州市“農業共營制”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實踐,是“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管住用途”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現經營主體“共建共營”、經營收益“共營共用”、經營目標“共營多贏”,促進了崇州市現代農業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