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員工分流40%是為國企“拉郎配”買單

  • 發佈時間:2015-09-30 02:31:0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一家之言

  一口氣整合了數家煤礦的龍煤集團,當前人工成本佔支出的60%以上,現在卻不得不讓10萬名員工“分流”。

  據媒體報道,東北最大的煤炭生産企業——龍煤集團日前召開機關全體員工大會,要求全面完成3個月分流10萬人目標,分流人員佔註冊員工總數的40%。

  與此同時,因《平凡的世界》而出名的陜西王石凹礦,將在十月底徹底結束其採礦生涯,對煤礦幹部職工進行分流安置。説是分流,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説,這些人員屬於“下崗”或“待崗”。

  與煤炭行業同病相憐的,還有前些年也風光無限的鋼鐵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64.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51.6%。煤炭和黑色金屬,都是前些年被強行整合和並購等最集中的行業。

  煤炭行業曾經一度有被民營企業“大舉入侵”的跡象,但隨後出現了一波國進民退之風,大量民營煤炭企業被國有企業並購。鋼鐵行業也是如此。就在這段時間,全國出現了一批巨無霸企業,資産和規模迅速擴大,並步入世界500強行列。這些企業的利潤也一度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局面。

  適度的行業整合是完全必要的,尤其是在投資過於分散,行業集中度不高,競爭過於慘烈的情況下。前提是,必須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按照市場化原則,以資本為紐帶進行整合,而不是依靠行政手段進行拉郎配。

  從煤炭和鋼鐵行業的整合情況來看,恰恰利用了不太市場化的手段,依靠行政手段進行強制整合。今天國有企業利潤下降的重災區,也正是這些經過地方政府強制整合和並購、並一度認為很成功的行業。據媒體報道,曾經一口氣整合重組了鶴崗、雞西、雙鴨山和七台河等煤礦的龍煤集團,目前在冊職工24.8萬人,人工成本佔支出的60%以上,往往一個部門5個工人,5個領導,更嚴重的還有5個工人20個領導的現象。

  由於政府的干預和強行整合併購,如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行業和企業的問題,也是難度不小。一方面,整合和並購過程中形成了許多鏈條式債務,任何一個企業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另一方面,被強制整合到一起以後,企業的産能也出現了嚴重過剩的現象,且技術含量不高,去産能的難度很大,對結構調整也帶來了難度。如果採取強制調整的方式,必然會引發許多矛盾。

  眼下,政府正在全力推進國企改革,包括鋼鐵、水泥、煤炭等在內的前些年被強制整合和並購的行業,也在新一輪改革面前,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如何改,向哪個方向改,也成了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一個問題。新一輪改革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依靠行政手段強制推行,行政手段也解決不了鋼鐵、煤炭等行業的問題,而只能依靠市場、依靠資本來解決這些行業面臨的問題。否則,就會出現舊傷未愈、新傷又現的局面。

  □譚浩俊(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