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警惕黃金首飾清洗“被縮水”損耗範圍應提前説好

  • 發佈時間:2015-09-29 08:0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張海蛟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警惕黃金首飾清洗“被縮水” 損耗範圍應提前説好

  近日,江蘇連雲的陳女士遇到了一件窩心事,戴了一夏天的黃金手鍊,拿到珠寶店清洗拋光,取回時感覺手鍊變細了,稱重發現竟然比清洗前少了兩克,由於發票丟失,證明不了原始重量,只能自認倒楣。

  據中國江蘇網報道,針對該事件連雲工商部門表示,隨著品牌珠寶店的興起,近年來,有關黃金清洗、加工方面的投訴有所減少。最好不要選擇那些規模小、證照不全或非法加工點。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為了避免首飾“被縮水”,消費者在金飾加工店清洗或者維修飾品之前,要先與珠寶店加工人員達成協定,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多大的損耗,損耗範圍大致在什麼範圍內。

  黃金手鍊清洗一次少兩克

  據中國江蘇網9月28日報道,江蘇連雲的陳小姐去年國慶節結婚時,老媽送了一條黃金手鍊,戴了近一年,不久前拿去一家珠寶加工店清洗拋光。然而在取回手鍊戴在手上時,她總感覺手鍊變細了,遂放在珠寶加工店前臺的臺秤上稱一稱,結果發現少了兩克重。

  據陳小姐稱,這條手鍊是老媽將自己的一條項鍊一分為二重新打造的,其中一條送給了嫂子,還有一條就戴在自己手上。“手鍊加工好了,老媽還專門稱了一下,兩條都是12克,可現在就剩10克了,少了整整兩克!”

  可加工店的老闆卻不這麼認為,他表示,不論是手鍊還是戒子等黃金首飾,清洗後消費者都會感覺變小了,那是因為首飾表面的污垢被清洗掉了,所以感覺小了,輕了,但真正黃金的克數不會有變化。

  陳小姐堅持手鍊清洗後少了兩克,珠寶加工店也堅持沒有“苛扣”消費者黃金,雙方説法不一,鬧到當地工商部門。由於陳小姐在清洗前沒有當場稱重,也不能提供手鍊重量的原始票據,讓工商部門也難以調解,最終只有自認倒楣。

  針對陳小姐的遭遇,連雲工商部門表示,隨著品牌珠寶店的興起,近年來,有關黃金清洗、加工方面的投訴有所減少。大一點的品牌珠寶店都有自己的售後團隊,並針對自家銷售的珠寶首飾,提供終身免費清洗等服務,且服務相對正規。

  連雲工商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有一部分消費者會貪圖便宜,將黃金珠寶送去街頭巷尾的小加工店清洗加工。據悉,雖然小珠寶加工店的加工費用相對便宜,但不少都存在加工技術不過關、工藝不到位、加工出來的珠寶做工粗糙的問題,有的非法珠寶加工點甚至還存在“苛扣”顧客黃金的不法行為。

  首飾清洗損耗範圍應提前談好

  中國經濟網記者電話採訪多家大型金飾售後加工點,發現金飾翻新的損耗標準相差巨大。一家金飾加工點的工作人員介紹,金飾加工會出現一些損耗,24K黃金正常損耗1%,K金鉑金正常損耗20%,手工金飾正常損耗20%。如果市民金飾翻新過程中損耗在標準之內,加工點就不承擔責任。

  而另一家大型金飾加工點的損耗標準則是:24K金製作損耗大概是5%至30%,750K金製作損耗約30%至40%,Pt鉑金類損耗約為20%。

  記者又詢問了大約3家規模較小的加工店,工作人員稱,“他們做首飾翻新沒有固定的損耗標準,但損耗也都不少。”

  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清洗金飾過程中,如果加工店用鹽酸清洗金飾,那是可以的,但一些清洗金飾的小店用的不是鹽酸,而是暗中加入‘王水’來溶解黃金,從而達到暗中啃嚙顧客金飾的目的。溶解了黃金的‘王水’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再提煉出黃金,那些不規矩的從業者就可以從中牟取暴利。”

  就消費者在金店清洗、翻新金飾時出現“被縮水”的情況,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首飾清洗造成的損耗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出於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考慮,提醒消費者在金飾加工店清洗或者維修飾品之前,要先與飾品店加工人員達成協定,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多大的損耗,損耗範圍大致在什麼範圍內,珠寶店的工匠應該事先告知消費者,消費者也應事先和對方就此進行協商。”

  “如果消費者認為損耗超出正常範圍就可以投訴,最重要的是,消費者手上要留有證據,在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向公安部門報案或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強調。(記者 張海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