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遺毒,長期的危害

  • 發佈時間:2015-09-29 03:32: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杜大海

  今年,是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適逢其時,肖凱、朱洪平主編、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推出《日軍侵華戰爭遺毒》一書,高度關注日本遺棄化學武器與細菌武器對中國的長期危害。

  該書作者是第二軍醫大學長期從事化學武器與生物武器醫學防護的教學與科研人員,專業背景深厚,所選用的材料既具有史料價值,又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既具有科普性,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同時又具有學術性,適合於專業人士參考。該書出版之際,恰逢天津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從這一點上看,該書對於普通民眾防化意識的提高,特別是所提供的現場緊急處置方案對於防範處置此類事故,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全書共分七章。第一章,簡要介紹了化學武器的概念與化學戰的簡史,及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簡稱日遺化武)的緣起,總結了日本化學武器的發展歷程、進行化學戰的準備工作,介紹了鮮為外界所知的日本化學戰部隊——關東軍“516”部隊。以關東軍“516”部隊為代表的日本侵略軍不顧國際公約,用中國平民開展活體化學毒氣實驗,對中國軍民瘋狂使用化學武器,共造成了20多萬中國軍民的傷亡,其所用的毒劑包括芥子氣、路易氏劑、芥子氣與路易氏劑合劑、光氣、二苯氰胂、氫氰酸等將近10種,達幾千噸。而戰敗之際,日本來不及撤退及處理其化學武器,將化學彈就地掩埋,或拋入江中,這就是“日遺化武”的由來。而由於受美國庇護,“516”部隊的戰犯沒有受到應有的歷史審判。

  第二、三章,介紹了日遺化武的種類與分佈及危害。據估計和統計,日軍共在中國遺棄200多萬件化學武器,100多噸化學戰劑。日軍的化學武器種類繁多,有各種化學彈如炮彈與化學航空炸彈,還有很多毒煙筒、散裝毒劑等,所遺棄的毒劑種類將近10種。迄今已經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地區的20個省(區)90多個地點發現當年侵華日軍遺棄的化學武器。解放後各地陸續發現日軍遺棄的化學武器,幾千人因此受到毒害。作者回顧了2003年“8.4”芥子氣泄漏事件並列舉了其他事件,並採用大量圖片反映這些歷史事件,其危害觸目驚心。

  第四章介紹了國際社會禁止化學武器的努力及進展。從早期的《斯特拉斯堡協定》談起,到《日內瓦議定書》,直到近年卓有成效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作者對於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宗旨、職能及近年禁止化學武器的進展做了系統的總結,並指出《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作為日遺化武處置法律基礎的重要作用。作者接著在第五章詳細討論了日遺化武的處置進展,有很多內容以前少見報道,讓人讀後對於國家相關機構與政策、日本態度、回收與銷毀作業的過程與方法等有了一個完整的印象。特別地,作者提出了針對日遺化武處置的展望與對策。作者在第六章向讀者介紹了針對日遺化武的防護與救治的相關內容。還特別設置了“如果日遺化武意外暴露時怎麼辦?”一節,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日遺化武意外暴露時的現場應急處置程式與具體方法,很有實踐意義。

  最後一章討論了“731”部隊的罪惡及其遺害。由於相對於“516”部隊,“731”部隊更加臭名昭著,近年揭露的材料也很多,所以作者做了一個全景式的概述,並對安倍晉三利用“731”為軍國主義招魂提出警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受害國,以“516”與“731”部隊為代表的日本軍國主義對於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危害深重,其遺毒與遺害給我們現在的發展和未來都造成了嚴重影響。第二軍醫大學校長孫穎浩在為本書做序時指出:“值此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歷史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我們及我們的後代都要了解真相、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珍惜並維護和平,更要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