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呂士才精神紅色基因永相傳

  • 發佈時間:2015-06-09 01:30: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是中央軍委授予第二軍醫大學呂士才“模範軍醫”稱號35週年。重溫呂士才忠誠于黨、精武敬業、挺身而出、赤誠奉獻的崇高品質,與塑造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形象高度契合,足以為當代官兵畫好一幅“四有”軍人的“標準像”。在新時期,接力傳承好呂士才精神的紅色基因,對於鑄魂育人具有寶貴的時代價值。

  呂士才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重溫呂士才精神,有利於堅定官兵心中信仰,防止理想信念淡化

  呂士才始終忠誠于黨、忠守信仰。他在黨的培養下成長成才,發自內心聽黨指揮、一心一意回報黨恩是他的“真我本色”,誠如他在日記中所寫:“只要黨需要,我絕不吝嗇自己的生命。”強大的信仰支撐使他釋放出驚人的生命潛能,令他忍住癌症病痛在前線超負荷工作,曾一度7天7夜不眠不休搶救了200多名傷員。得知自己患絕症後,他反而更加忘我工作,甚至對家人説:“抓緊剩下的時間為黨的事業奮鬥,這樣的余生才不後悔。”在他心中,理想信念並不高遠,早已浸化成為靈魂所繫、信仰所在、行動所向。

  新一代革命軍人有靈魂,就是要具有呂士才這般朗如日月的忠誠之魂、堅若磐石的信念之基。新形勢下,意識形態鬥爭異常尖銳複雜,各種價值觀念多元多變,各類思潮文化交融交鋒,官兵的理想信念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敵對勢力利用網路、微網志、微信等媒介大肆散佈政治謠言、歪曲解讀軍史、調侃英模人物、妖魔化黨的領導。在西方“網路文化冷戰”和“政治轉基因”的雙重滲透下,有的官兵被拔根祛魂,信仰産生動搖、靈魂出現“漂移”,有的不信馬列信“大師”、不信真理信“大V”。當前重溫呂士才的信仰力量,可以為官兵帶來一場深刻的靈魂洗禮。呂士才“為黨付諸生命”的信念之堅、品行之忠,必將成為廣大官兵強固理想信念的“鈣片”、抵禦不良思潮的“疫苗”。意識形態領域越是紛繁複雜,官兵就越要以呂士才為鏡,在他那顆“不摻一絲雜質”的愛黨報國之心面前照一照,自覺遠離五光十色誘惑、永葆一顆赤誠紅心,真正做到像呂士才那樣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呂士才有保障打贏的過硬本領。重溫呂士才精神,有利於煥發官兵精武熱情,防止打贏本領弱化

  呂士才軍醫專業技能高超、戰場救治本領過硬。他勤學苦練救死扶傷“硬功夫”,誓用一身本領服務官兵,用精湛醫術挽救了數以百計的戰友生命。在戰地,當一名重傷員肱骨粉碎、動脈破裂之際,他敢於出手、膽大心細,捏著比頭髮絲還細的縫線實施了血管壁縫合手術,既保住戰士生命又避免截肢危險。他把戰場看作是錘鍊真功、檢驗本領的舞臺,在簡陋條件下,搭起兩張舊課桌作手術臺、用兩隻手電筒作照明燈,成功進行了開顱清除血腫、氣胸封閉、肝修補等30多種複雜手術。呂士才用一腔熱血、一身本領超額完成使命任務,創造了戰救史上的奇跡。

  新一代革命軍人有本事,就是要練就呂士才這一身保障打贏的“真本事”、成為能打勝仗的“刀尖子”。踏上強軍新征程,習主席深刻指出,我軍打現代化戰爭、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的兩個能力不夠。這點出了有的官兵本領不大不強、能力“升級”偏慢,打贏未來戰爭的知識儲備欠缺;有的單位在練兵施教上搞形式、走過場,練為演、訓為看,偏離實戰。當前重溫呂士才“戰場救得下、傷員治得好”的過硬事跡,可以為官兵豎起精武標桿、立起強軍偶像。事實證明,戰火考驗的英雄是最引人崇拜的“真英雄”、戰場檢驗的本領是最令人折服的“真本領”,呂士才敢打硬仗的素質、獨當一面的本事,必將激發廣大官兵精武強能的“源動力”。未來戰爭形態和作戰式樣越複雜,就越要引導官兵特別是軍醫群體“接過呂士才的手術刀”,勤學精武之技、鍛造強軍之能,苦練保障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真本事和硬招式,真正做到像呂士才那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呂士才有捨生忘死的血性膽魄。重溫呂士才精神,有利於激蕩官兵血性虎氣,防止戰鬥精神蛻化

  呂士才敢於擔當、不畏犧牲,在國難之際,他不管不顧身患癌症,隱瞞病情奔赴前線。在距戰場僅6公里的駐地,冒著生命危險前去給傷員抬擔架、端尿盆,半夜在炮火轟鳴下為過路傷員打石膏、貼敷料。一次,在敵軍逼近之際,他讓現場僅有的6個民兵圍住手術臺保護,堅持為3名重傷員做完手術。在癌細胞擴散、血色素降至7克的身體狀況下,面對眾多傷員,他毫不猶豫戴上特製皮護腰,強壓住劇烈腹痛和肛瘺便血,創下兩天一夜完成90台手術的奇跡。呂士才以敢於衝鋒在前的血性、寧願赴湯蹈火的膽魄,光榮履行了使命擔當,切實經住了戰火考驗。

  新一代革命軍人有血性,就是要傳承呂士才身上那種勇挑重擔、勇於獻身的血性基因。我軍30多年無戰事,部隊中當和平兵、做和平官的意識滋長,有的認為“絕不會打仗、打也輪不上”,文恬武嬉,得過且過;有的戰鬥精神淡化,血性不足,惰性滋長。當前弘揚呂士才不怕苦、不怕死的戰場作風,能夠激蕩官兵胸中血性、催生官兵虎氣豪氣。缺少風雨歷練的年輕一代官兵,急需將呂士才的血性基因融入血脈、礪膽壯志。面對部分官兵打贏動力不足、戰鬥精神弱化等現實問題,重溫呂士才“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的壯舉,必將成為他們衝破和平積弊的精神利刃、催生血性氣魄的動力引擎。和平安逸的環境越持久,就越要用呂士才“拉得出、衝得上”英雄氣概錘鍊官兵不畏干戈、英勇頑強的膽識,強化他們敢打必勝、堅忍不拔的意志,真正鍛造成為像呂士才那樣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的國之利刃。

  呂士才有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重溫呂士才精神,有利於培塑官兵道德情操,防止思想作風腐化

  呂士才心底無私、甘於奉獻,為了給六盤山群眾治粗脖子病,他不顧皮膚被燒焦的劇痛,拿自己身體做碘離子實驗;上戰場前,他發現隊友陶開林肺部查出陰影,就主動請求上級換人,卻隱瞞自己病情趕赴前線;返回治療期間,他硬是拖著虛弱病體,趴在病床上畫出戰時微型手術器械圖紙,完成了戰場火器性骨折救治課題,用餘力做出最後貢獻;彌留之際,他仍對家人叮囑:“骨灰含有大量的有機磷,是很好的肥料,你們把我的骨灰拿去支援農業。”

  新一代革命軍人有品德,就是要培樹呂士才那樣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端正價值追求。在社會深刻變革和高度開放環境下,少數官兵的思想作風和價值觀念扭曲,有的信奉利己主義,追逐金錢名利,貪圖享樂,玩物喪志;有的言行不一,臺上説一套、台下做一套,蛻變成陽奉陰違的“兩面人”。特別是某些領導幹部腐化之深,足以令青年官兵“毀三觀”。當前重溫呂士才無私奉獻、大仁大愛的高潔品行,可以觸動官兵知榮明恥的是非觀念,提升他們崇德向善的思想境界。針對時下一些官兵品味格調不高、言行舉止不雅、人際交往庸俗等風氣和現象,呂士才捨己為公、德技雙馨的人格魅力,必將激發他們心中質樸的情感力量,喚醒明辨是非的浩然正氣。社會思潮越是風起雲湧、價值觀念越是多元多變,就越要將呂士才的正能量作為阻擋歪風的“金鐘罩”、抵制低俗的“防火牆”,以他為道德尺規,豎起立身做人、當兵為官的行為準則,以優良作風為強軍興軍集聚精神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