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學選修課選的究竟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9-29 03:31:3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王曉東

  ■教育時評

  最近,筆者的一位老師開設了一門選修課,由於這位老師對待教學的態度比較嚴謹,所以在第一堂課就向選修這門課的學生闡明瞭自己上課的要求:為了提高同學們的素質,每節課都會安排幾名學生進行八分鐘的即興演講;不得曠課,無故曠課兩次選修成績將會不及格;在課堂上不能玩手機,必須認真做好隨堂筆記等。這本是大學應有的治學精神,但卻沒想到引起了學生們的紛紛退課,原本50人的課容量最終只剩5人。

  嚴謹的治學態度換來的卻是學生們的“不待見”,這不得不讓人思考,現在我們大學選修課選的究竟是什麼?經過筆者的調查,絕大部分學生抱有一種“混學分”的心態,在選擇選修課程的時候有兩個“標準”:老師不點名,考核容易過。然而鮮有人是真正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課程。因此我們必須正視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大學的選修課已經更多的成為為了單純獲取學分的工具,而非收穫知識的殿堂。

  其實,要求嚴格的選修課在學生中“遇冷”也並非那麼的出人意料,因為畢竟現在連一些高校的專業課都在“淪陷”,作為選修課難保其身也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了。前不久,大學老師應不應該在期末考試“放水”一時間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但卻折射出很大一部分高校在專業課的考評上都存在著得過且過的現象,那麼更何況是選修課?

  選修課之所以會遭遇如此窘境,筆者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應歸咎於考核方式。選修課的考核方式多為考察,即期末給一個話題寫一篇小論文就可以“過關”,這就導致很多沒聽過課的學生都可能獲得高分,如此形成了一種壞的示範效應,帶動更多的學生變得“懶惰”。其次,“檸檬車效應”也是促使學生變得“任性”的原因。選修課的學生來自學校各個不同的專業,因此大部分老師對學生們的要求比較低,這就滋生了學生們“任性”的土壤。選修課的課堂上,玩手機、睡覺的學生比比皆是,而老師往往不加管理,這就導致了嚴謹治學的老師沒有了“市場”,反而遭到學生的排斥。

  大學選修課作為對個人興趣和專業知識很好的補充,其設置是很有意義的。然而如果只把選修課作為一種獲得學分的“過場”,“選而不修”,恐怕大學的選修課會變得毫無意義,最終只能讓嚴謹治學的老師心寒,讓專心求學的學生心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