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岩茭白效益咋增

  • 發佈時間:2015-09-28 09:31:0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朱海洋

  清晨,天還微微亮,成片的茭白田裏,茭農們早已頭戴斗笠、身穿防水褲忙開了;一輛輛小四輪噠噠作響,負責轉運拔下的茭白;在村口的加工中心,方圓幾裏運來的茭白漸成小山,女人忙著去殼、洗刷和包裝,男人則身手敏捷地扛貨、稱重、裝車。幾個小時後,幾十萬斤茭白就跑在運往上海、廣州、安徽等地市場的路上了。

  這幕場景在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澄江街道臨西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臨西村以種植茭白為主,依靠這一項,每人平均純收入近萬元。

  培土護茭:

  幾乎所有田塊都能種茭白

  “臨西村所産茭白品種基本以‘黃岩雙季茭’與‘浙茭三號’為主,具有上市早、産量高、品質優、效益好的特點,最高批發價達14元一公斤,後期最低時,帶殼批發價也有4元一公斤。”臨潭茭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友春既是有30多年經驗的老茭農,也是遠近聞名的“土專家”。他告訴記者,生産的秘訣就在於種植技術的改良。

  護茭方式從深水護茭變為培土護茭。“以往用深水護茭,采收期氣溫高,必須及時采收,否則茭白極易老化,失去食用價值。而培土護茭後,土壤有一定的阻隔保溫作用,不僅解決了上述問題,還擴大了適種範圍,除了爛水田、低窪田之外,幾乎所有的田塊均可種植茭白。”王友春説。

  棚室栽培:最早3月下旬就能上市

  如果説護茭方式的改良效果主要體現在産量和品質上,那麼,從露地到棚室栽培,則讓茭白上市更早。目前包括臨西村在內,黃岩區近3萬畝雙季茭白,已全部實行冬春季棚室栽培,其中大中棚比例佔八成以上。

  王友春告訴記者,應用設施栽培後,他們將農膜覆蓋時間提至12月中下旬,現在最早的一批茭白3月下旬就能上市,4月上旬進入采收旺季,比浙江省內的余姚、嘉興及省外的江蘇、上海等主要茭白産區,足足提前了一個多月。

  除了提早上市,棚室栽培的産量還比露地茭白高出三成以上。這是因為露地栽培的茭白采收期只有20到25天,而棚室茭白采收期有50多天,因此茭莢較為粗大。

  帶胎苗定植:

  成活率接近100%

  茭白是極易退化的水生蔬菜,過去直接用茭莢做種苗定植,每年必須加以提純復壯防止其退化。現在,臨西村茭農改為帶胎留種,即用茭莢分孽出的苗做種,雖然繁殖系數較低,但能有效地保證品種純度,而且比原來的成活率要提高兩到三成,幾乎達到100%。

  當地茭農還告訴記者,採用帶胎留種後,省去了選留種需配置的良種田或寄秧田,也省去了二次移植,省工省力。

  “三項技術改良後,茭白得以提早上市,錯開了旺銷季節,價格上自然優勢明顯。”王友春説,“加上商品性和産量雙雙提升,效益連年看漲。”如今,他的茭田上季畝産5000斤以上,下季畝産2000斤到3000斤,光靠下季收入就已賺回種植成本,每畝凈收入13000多元,效益十分可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