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清明上河圖》,看熱鬧還是看門道?
- 發佈時間:2015-09-26 10:17:5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故宮博物院90華誕系列展覽之“石渠寶笈特展”自9月8日開幕後,就一直新聞不斷。同志們為瞻仰國寶《清明上河圖》,就是耗上6、7個小時等候也“甘之如飴”;更出現男女老少為“趕場子”,一早從午門奔跑入宮的壯觀場面。對此,故宮博物院也是見招拆招,代之以到來時間領號分組的方式排隊。於是,武英殿前,觀眾整隊進場,秩序井然,令我想起了中學時代的田徑運動會。
此番場景乍看雖説不免有點兒窘迫、詼諧,但終歸是件好事。一方面反映了公眾參與文化活動熱情高漲,另一方面也彰顯出故宮博物院這種“高大上”的文化機構,確有一種“接地氣”的應對誠意。畢竟,要在文物保護和滿足觀眾需求之間尋找平衡並非易事,“理解萬歲”四字,無論“院方”還是“觀方”,心中都應有個位置。
理解過後,不禁要思考一下——所謂“觀方”的“觀”,是取“觀賞”還是“圍觀”之義更為貼切?我以為是後者。這是個十分有趣的現象,若干年前霍金的中國之行就已經有人注意到了。這位著名的科學家來到中國作報告,引起了極為瘋狂的搶票排隊潮。然而,隨後有爆料,報告現場早退、睡覺的人不在少數。這裡無意指責或抨擊什麼。只想説,對普通人而言,科學名家的報告多半是晦澀難懂的。盲目的參與熱情,就是一種圍觀心態——圍觀的不是科學家的學術成就或思想,而是身殘志堅的“科學怪人”。“霍金”這個符號,無疑發揮了最大的效用。其同樣艱深難懂的科普名著《時間簡史》的持續暢銷,也是別有一番意味。
回到《清明上河圖》。作為一件可視性很強的藝術作品,即便看不懂,那倒也可以近距離感受一下真跡的“場氣”,總不至於打瞌睡吧?其實,在世界範圍內,普遍都存在圍觀的看客,比如巴黎盧浮宮內蒙娜麗莎、斷臂維納斯周圍,永遠人頭攢動;比如倫敦國家美術館梵谷的《向日葵》前,也總能引來遊客駐足。《清明上河圖》對於中國人來説,就是一個符號,一件人人皆知卻鮮有人深入探究的民族性文化遺産。
圍觀是普世的文化心態,也是所有人的權利,可謂之有趣,無可厚非。但相信淹沒在圍觀《清明上河圖》的眾人裏,篤定有一些藝術的真正膜拜者、探索者和研究者。在被迫圍觀的環境下,他們同樣只能走馬觀花,向其鍾愛之物投去匆匆一瞥。對於這個人群而言,故宮博物院的精細化管理就難説沒有欠缺了。
當年,霍金分別面向中國科學界和公眾作了兩場報告。不知故宮博物院管控下的《清明上河圖》展覽,是不是也可以將“看熱鬧”和“看門道”的觀眾分流?例如,在白天正常展覽結束後的晚上,面向有特殊需求的人群開放一兩個小時。不妨以提高票價、出示相關身份證明等方式適當設置一些門檻,同時注意公平公正公開。也不知,作出這樣的一種安排,是不是真的很難?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