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買理財收益竟為蘋果手機

  • 發佈時間:2015-09-23 06:36:3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折算年化收益率僅4.9% 多家銀行出怪招吸客

  買理財産品送iPhone 6S!昨日起,某銀行推出了一款特別的理財産品,以iPhone 6S代替傳統的現金收益。但是,實際上該款産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僅為4.9%。

  記者發現,銀行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逐漸走低,迫使銀行不得不各出奇招吸引客戶,或對理財産品進行包裝隱去低收益率,或轉推保本又靈活的大額存單,有銀行為吸引客戶執行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45%。

  文、廣州日報記者林曉麗

  招式一:買理財送蘋果手機替代現金收益

  有銀行則推出熱銷商品替代傳統的現金收益。針對新上市iPhone 6S的火熱,昨日起,某股份制銀行也趁機推出一款名為“先機理財”的産品。據介紹,“先機理財”産品將以iPhone 6S作為實物理財收益標的。客戶僅需在銀行購買15萬元、期限為300天的“先機理財”産品,便可在認購該理財産品後的幾天收到由中國移動供貨和配送的新款蘋果手機,而且限每人僅可購買一份。

  聽起來似乎很不錯,15萬元在銀行存300天,就能拿到一部最新的蘋果手機。

  但是記者計算發現,該銀行送出的産品零售價為6088元,如果不考慮産品日後銷售價格下調,這款實物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僅為4.9%。

  顯然,如果單純追求收益而言,上述銀行的買理財送手機並非最優選擇。不過,有銀行人士表示,由於目前iPhone 6S處於一機難求的局面,“果粉”中不乏土豪者,因此該款産品有一定的市場。

  而一直被監管禁止的贈送實物吸收存款等不正當手段,在理財産品收益下行的當前,依然盛行。某銀行的短信宣傳就明目張膽地表示,購理財送大米、兒童文具套餐、拉桿箱等好禮加贈,買夠20萬元就送價值400元的美國簽證代填表及代註冊服務。

  招式二:銀行轉推大額存單 執行利率上浮45%

  民生銀行理財師何威告訴記者,與之前的比收益不同,如今比的是誰能抗風險。

  有一家銀行目前主推理財産品從原來的債券類理財産品,逐步轉向大額存單、結構性理財等相對保守的産品為主,確保客戶能夠有穩定的收益。

  記者發現,大部分銀行發行的利率均為央行基準定存利率基礎上浮40%,不過,為了吸引客戶,部分銀行在大額存單方面打起了價格戰。該銀行首期個人大額存單利率分別為對應期限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2%,即3個月、6個月和1年期利率值分別為1.92%、2.2%和2.49%。以同樣存一年期30萬元為例,整存整取的利息為6750元,而大額存單的利息為7470元。

  還有一家銀行在9月16日發行的首期大額存單,執行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45%。

  有銀行人士表示,在理財産品收益走低之下,大額存單漸受歡迎,雖然仍不及理財産品,但是更保險、流動性也更好,是可以提前贖回的。

  目前規定個人認購起點金額不低於30萬元,機構投資人則不低於1000萬元。

  招式三:推表面高收益産品吸引眼球

  不僅如此,由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産品收益走低,為了吸引客戶,多家銀行仍在推表面看起來預期收益較高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和債券型基金。記者發現,銀行理財産品中,收益率超過6%的理財産品多是掛鉤結構性産品。

  股市跌宕,掛鉤股市的理財産品還有人買嗎?某銀行人士表示,依然受歡迎,特別是保本保最低收益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不過,該人士強調,投資者購買這一類産品時,不要被其最高收益率迷惑,能否達到還要看其掛鉤的投資品的走勢。

  而銀率網相關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到期資訊披露率有所下降,披露産品中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的比例也明顯下滑。

  此外,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債券基金收益率不錯,為了吸引客戶,銀行也會推較高收益的純債基金或保本基金。據了解,純債基金回報一般在10%左右。“銀行理財沒有吸引力了,我們轉推一些高收益的代銷産品,賺取手續費也不錯。”有銀行人士説,不過,債券基金的收益是浮動的,過去收益高並不意味著未來的收益也會這麼高。

  銀行

  相關數據:

  預期收益率4%到5%

  進入貨幣寬鬆週期之後,從今年5月開始,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已經連續四個月下跌,8月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跌至4.54%,再創年內新低。

  上周,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繼續保持下行。銀率網統計數據顯示,預期收益率在4%到5%的理財産品發行量佔總發行量的比例超過一半,佔比54.2%。

  整體來看,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依然有下行空間。一方面,資産端收益在下降,能反映理財投資資産端基準收益率的一年期國開債收益率近幾個月一直在下滑。同時,貨幣環境趨寬鬆,再加上股市震蕩,追求穩定回報的資金越來越多,這也直接拉低了銀行理財的收益率。

  提醒:

  投資者要降低收益預期

  從中長期趨勢來看,經濟增速放緩和貨幣政策寬鬆的基本面會持續下去,會影響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繼續下行,收益的持續反彈需要這兩個因素發生根本性改變。

  結合當前的資本市場行情,建議投資者加強關注銀行理財産品市場,雖然收益率持續下跌,但收益在4.5%~5.5%之間的中長期産品發行量依然較大,作為防禦策略來進行配置,是非常好的選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表示,今後一段時間,投資要更加科學和謹慎,要適應新形勢。“今後3%~4%的投資回報率或是常態,5%就是贏家了。高回報率甚至‘暴利’時期已經結束。”

蘋果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玻股份 3.55 9.91%
2 共達電聲 11.80 6.21%
3 歌爾股份 14.11 5.14%
4 超聲電子 10.11 3.59%
5 南洋科技 18.68 3.4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園集團 17.19 -3.54%
2 浪潮資訊 23.85 -3.17%
3 藍思科技 24.94 -2.88%
4 立訊精密 23.50 -2.81%
5 長盈精密 18.20 -1.9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