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理財産品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收益率繼續“硬撐”

  • 發佈時間:2015-09-22 08:03:18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中金公司分析員張繼強日前指出,銀行理財規模導向的傾向仍非常明顯,導致負債端利率下行速度明顯落後於資産端,盈利空間已經很窄。張繼強稱,“靠存量資産支撐難以長久,理財利率的下行應還是大勢所趨。”

  “7月IPO暫停之後,銀行理財收益率出現明顯下行,理財綜合成本已下降近0.30個百分點。”華創證券的屈慶等分析師指出,“相比三季度以來資産收益率的大幅下降,銀行理財的負債成本下降非常緩慢。”

  屈慶等分析師指出,理論上資産收益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倒逼負債成本下降,但實際上銀行不願意過快降低收益要求,因此,市場為了迎合較高的剛性要求,只能繼續被動加杠桿,即使在利差空間已經非常狹窄的情況下。“在被動加杠桿的過程中累積了大量風險,一旦出現資金成本上升或其他事件衝擊時,屆時泡沫或將自此戳破。”屈慶等分析師指出。

  屈慶等分析師指出,在當前的債券市場上,銀行理財和保險資金是兩大負債成本。“儘管資産收益已經大幅下降,但是銀行理財的負債成本下降非常緩慢,而保險的負債成本則更為剛性。即使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已經看到當前資産利率的下降,也預期未來資産收益會繼續下降,但是負債成本的下降依然是滯後的,負債成本的下降永遠趕不上資産收益的下降趨勢。”屈慶等分析師表示,“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兩點:第一,金融機構對負債規模的渴望依然較強。例如小銀行對理財規模的渴望強于大銀行,導致了小銀行理財成本下降非常慢。保險也同樣如此。第二,老百姓(603883,股吧)要求的投資收益下降得並不快。實際上,近期還是在股市不好的情況下,理財才重新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如果未來股市再起來,理財的吸引力又會下降。”

  “所以,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儘管資産端收益已經很低了,但由於負債端的成本下降速度沒跟上,本質上老百姓並沒有做好接受更低投資收益回報的準備,進而導致了金融機構負債成本的剛性。市場為了迎合投資收益的剛性要求,不得不加大杠桿操作的力度。”屈慶等分析師指出。

  “微觀調研顯示,理財在非標、永續債、優先股等高收益資産方面也加大了配置力度。這些長久期弱流動性資産的配置有可能成為中長期的風險點。此外,理財也在加杠桿,這為未來的資金面擾動埋下伏筆。”張繼強表示,“如果有新的高收益資産出現,那麼理財騰挪資産,以及流動性擾動值得關注。”

  《中國銀行業》上市銀行年報研究小組日前指出,上半年上市銀行的一般性存款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導致負債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業等主動負債佔比越來越高,導致負債成本中樞不斷上移,波動率也不斷加大。另外,表外非保本理財在總的資金來源中佔比也越來越高,由於在剛性兌付下,非保本理財也具有隱形負債的屬性,這導致商業銀行總的資金來源成本越來越高,且越來越不穩定。

  金牛理財網截至9月18日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周(9月12日至9月18日)138家商業銀行共新發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1099款,環比減少13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7%,環比下降0.05個百分點。其中,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發行203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至3.82%;保證收益型産品發行88款,平均收益率上漲0.06個百分點至3.83%;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發行741款,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0.04個百分點至4.8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