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貨運O2O平臺上演跑馬圈地 或再現打車軟體資本碾壓場景

  • 發佈時間:2015-09-21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8到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貨運O2O優勝劣汰的過程中,技術和資金成為兩大關鍵要素

  ■本報記者 賀 駿

  經過一年多“雷鋒”般的燒錢大戰,打車軟體終於以滴滴快的合併後一家獨大的局面結束了洗牌,大量中小打車軟體則變成了炮灰。如今,在個人出行之後,新的戰場又被開闢出來,那就是貨運O2O。大量資本如法炮製般涌入了該領域,不到三個月的時間,1號貨的、一號貨車、藍犀牛、貨拉拉等等貨運O2O平臺相繼獲得數千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融資。而O2O的全能選手58到家更是屯重兵於此,旗下的58速遞也在不遺餘力的跑馬圈地。

  種種跡象顯示,當年各路打車軟體的紅海廝殺景象,正在幾乎原封不動的複製到貨運O2O領域,區別或只在於,前者是打“轎車”,後者是打“貨車”。

  9000億元市場蛋糕待分食

  數據顯示,同城貨運的市場規模約為9000億元,約佔全國GDP的1.5%,其中,北京地區的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元。不過,相比于打車市場,貨運市場更加零散和無序,這也讓網際網路公司看到了其中的機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打車軟體的惡性競爭接近尾聲之際,一些貨運O2O平臺陸續誕生,並很快在數月內獲得融資。

  7月10日,1號貨的宣佈,獲得數千萬元A輪投資,由上市公司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領投。

  7月14日,一號貨車宣佈,已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DCM領投,A輪投資方紅杉資本跟投。

  7月29日,同城貨運O2O平臺斑馬快跑宣佈,獲得了Pre-A輪3500萬元融資。

  8月28日,同城貨運O2O藍犀牛宣佈,獲得2500萬美元B輪融資,但未透露投資方。2014年12月,藍犀牛曾獲得聯想旗下君聯資本600萬美元A輪融資。

  9月8日,貨拉拉宣佈獲得新一輪1000萬美元融資,由MindWorks Ventures及Appears領投,清流資本及其他個人投資者聯合參與。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貨運O2O企業角逐這一市場,其中數十家已獲得上千萬甚至上億元不等的融資。不過,儘管有了VC的撐腰,這些新興創業企業同樣要面對網際網路巨頭的打壓。

  事實上,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不僅中小創業公司躍躍欲試,網際網路巨頭們也是當仁不讓。去年11月,58同城發佈旗下全新品牌“58到家”,全面佈局O2O領域,其中就包括貨運O2O領域。58同城CEO姚勁波曾透露,未來3年將投入3億美元支援58到家業務。

  雖然截至目前,58到家未曾透露在貨運O2O業務上的具體投入金額,但作為58到家三大業務之一,其對貨運O2O業務的重視程度不會亞於家政、麗人兩大業務。而據《證券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58同城在貨運O2O領域一個月的燒錢量,與一些中小貨運O2O的融資不相上下金額。值得注意的是,58同城被視為騰訊係的企業,如果但從燒錢的“耐力”而論,絕非那些僅靠VC支援的中小貨運O2O平臺可比。

  培育市場難度高於打車軟體

  長期以來,相比于計程車市場,貨運作業資訊轉化率,價格透明度,服務品質及效率更為低下。貨主及司機之間權益互無保障,信賴度低,整個行業始終缺乏統一規範標準。因此,在燒錢圈地的同時,各家同城貨運O2O平臺的另一大重點工作,就是要把貨運作業、貨車司機進行“網際網路化”。

  據了解,一號貨車平臺採取司機開放註冊的形式,司機註冊即可接單無需參加培訓。對於價格和服務,平臺給出參考價,司機可自主與客戶議價。

  貨拉拉根據各種不同車型大小按里程計價,收費透明。平臺上的司機都必須經過3證認證且定期接受專業培訓,力圖改變以往個體司機“散漫無序”的運作模式。

  藍犀牛平臺上的司機也需經過專業資質審核及培訓,要求做到1分鐘內響應客戶訂單,15分鐘內到達指定發貨地點,並可協助搬運。同時,藍犀牛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物品破損丟失先行賠付。

  相比其他中小貨運O2O平臺,作為上市公司旗下的重點業務板塊,58到家對司機有嚴格的準入門檻。除了對司機進行統一培訓、考核以及收押保證金等方式保證服務品質外,還制定了獎懲機制,對司機遲到、取消訂單、私自繞路、損壞物品等問題,實行暫停服務3天-7天不等的懲罰措施。平臺制訂了透明、統一的價格標準,對於司機私自加價等嚴重問題,平臺以保證金和獎勵總金額作為違約金予以扣除,直至終止協議。

  資本加速推動行業洗牌

  雖然在貨運O2O平臺正在資本的催化下快速成熟,但終究脫離不了團購網站以及打車軟體的發展規律,勢必要經過燒錢、圈地、洗牌的過程。經過一系列的優勝劣汰後,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要想成為最後的“剩者”都不是一個輕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和資金成為兩大要素。

  “貨運O2O平臺需要具備足夠的大數據分析及處理能力,快速響應貨主需求並對附近司機進行智慧匹配,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司機與用戶之間資訊不對稱、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此外,對於平臺司機,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成本去改變其原有的從業習慣,建立標準的管理體系和培訓體系,從而加強對司機服務的管控。對於客戶,則需要更大的投入去改變其傳統的用車習慣。”58到家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平臺而言,最忌諱的是司機與客戶之間形成強綁定的關係,如此一來,平臺便失去了管控力,未來的盈利模式將無從談起。貨運O2O平臺需要打造的是標準化服務,改變傳統線下情景下,司機與客戶一對一服務的‘常用司機’形式,這才是一種健康持久的商業模式。”

  有業內專家指出,如果在網際網路場景下,能充分利用閒置物流資源,更有效更智慧的匹配供給與需求,貨運O2O平臺未嘗沒有前景。只是,在大量耗資的前提下,對於尚無清晰盈利模式的貨運O2O企業,誰也不敢保證能笑到最後。相比之下,那些擁有BAT背景的公司,成為貨運O2O領域種的滴滴的概率會更大一些。

O2O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聯股份 3.51 10.03%
2 越秀金控 10.83 6.38%
3 石基資訊 28.20 5.11%
4 天虹股份 20.40 4.35%
5 三全食品 7.99 4.1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富安娜 10.35 -7.51%
2 步森股份 21.30 -4.44%
3 搜于特 4.82 -3.02%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洋河股份 105.00 -2.7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