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佈局更大開放倒逼改革 更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 發佈時間:2015-09-20 18: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中國佈局更大開放倒逼改革 更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中新社記者石岩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發佈《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這一被稱為“新50條”文件,標誌著中共將以更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 ,藉此在國內與全球兩個層面推進改革。

  之於中國國內,本屆中央政府履職伊始,便將改革置於施政方針之首。以備受矚目的審批制度改革為例,官方統計,僅2014年一年,國務院就取消和下放了246項行政審批事項,從而提前完成本屆政府任內減少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任務。

  “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是最高層對於當前改革形勢的研判。現實也在不斷證明,當自身“奶酪”被觸動時,一些改革舉措便陷入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困局。這一“中梗阻”怪相,一度讓總理為之拍案,更讓人體會到新時期推進改革之艱。

  阻力面前,中央政府在力推現有改革舉措“落地”的同時,亦致力於訴諸外力倒逼改革深入。2013年7月,在高層授意下,中國“出人意料”地同意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推動雙邊投資協定進入實質性談判。該模式有利於進一步明確政府許可權,同時倒逼中國國內市場進一步開放。兩年來,該模式不僅在中美BIT談判中得以落實,更被中國自貿試驗區次第採納並推廣,成為“以開放倒逼改革”的經典案例。

  應當指出的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止步于零星的一招一式是遠遠不夠的。當務之急,是統籌開放型經濟頂層設計,蓄力打出擴大開放的“組合拳”,才能起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目標。而這,便是“新50條”出臺的主要背景之所在。

  與此前具體于某一領域所不同的是,“新50條”分別從吸引外資、對外投資、外貿、金融、“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等多個領域予以部署,兼顧了全局性與具體化。這是因為,對外開放的任何一個領域均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以金融為例,該領域的進一步開放不僅可以促進外貿、對外投資的進一步擴大,亦可助力“一帶一路”及自貿區建設。更重要的是,由之而對金融改革産生的強大倒逼,可以與政策層形成共振。而這,也是“新50條”“以開放倒逼改革”的應有之義。

  在雙邊層面,“新50條”亦寄託了對於進一步改革的期許。如,在論述中美、中歐關係時,“新50條”表示,要豐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經貿內涵,深化中歐多領域合作,協同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統籌國內改革與對外開放進程。眾所週知,在中美、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包括金融、法律、國企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均有涉及。談判的進度,與改革的步調緊密相連。

  立足於全球層面,鋻於以WTO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面臨空前阻力,各種自貿協定過於碎片化所導致的“義大利面碗”現象突出,中國以其巨大的貿易體量和愈加顯著的貿易份額,有必要發出與自身力量相稱的聲音,從而在堅持世界貿易體制規則的同時,促進國際貿易秩序的變革,使之更加民主化,最終實現均衡、普惠、共贏。這是中國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的必經之路,亦是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期許。

  “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做國際經貿規則的參與者、引領者,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這是“新50條”中對於未來一段時期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空間的論述。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國際經濟舞臺上,中國將更加自信地“落子”,主動提出新主張、新倡議和新行動方案,在國際經濟體系變革和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