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李克強妙論中歐合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 發佈時間:2015-07-02 09:1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圓滿結束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9日晚乘專機離開布魯塞爾前往法國。在比利時不到30個小時的時間裏,李克強共出席近20場活動,達成了數百億美元的協議。中歐、中比關係與務實合作進一步提升。

  期間,李克強總理髮表了兩場演講,並與歐盟領導人、比利時首相分別會見記者。從希臘債務問題的中國立場,到中歐建交40年的發展與合作,再到國際産能合作,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劃的對接。李克強總理在布魯塞爾期間傳遞著積極、正面的中國聲音,釋放著自信、友善的中國信號。

  布魯塞爾當地時間2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站在第十屆中歐工商峰會開幕式的演講臺前。此時,比預計時間“推後”了五個小時。遲到的原因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正在對希臘債務問題開展緊急磋商。在李克強總理髮言前,容克在簡短的致辭中用了四遍“道歉”一詞,甚至雙手合十,向中國客人李克強致歉。演講開始後,李克強總理沒有按照准備好的文稿,而是首先化解了歐盟方面“遲到”的尷尬,同時闡明瞭中國在希臘債務問題上的立場。

  李克強:我也很遺憾,和大家見面也推遲了幾個小時,但是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話“好事多磨”。在這裡我代表中國政府重申,中國一貫支援歐洲一體化進程,一直希望看到,一個繁榮的歐洲、團結的歐盟、強大的歐元。我們願意看到希臘留在歐元區,希望國際債權人和希臘儘快達成協定,取得進展,使希臘和歐盟度過危機。中國是歐盟真正的朋友,願意為此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希望歐盟度過危機。

  提到朋友,大家會想到的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同甘共苦,攜手同行。李克強表示,中歐都主張世界的多極化和文明的多樣化,都主張通過協商解決問題,所以中歐關係是世界和平發展的穩定器。他也願意和容克進行坦誠交流。

  李克強:合作共贏是兩者的主流。但我們之間也不回避分歧。我們之間有很多對話,包括人權對話,這個對話是持續的,而且是坦誠的。 容克先生你有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一定會坦誠地回答你。

  從希臘債務問題上的負責任建設性態度,到人權對話的坦誠溝通,中國和歐盟走在一起,將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産生怎樣的影響和變化?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認為:中歐合作有三大支柱,對推動世界多極化的形成意義重大。

  馮仲平:中歐合作有三大支柱,一個是經濟,一個是政治,一個是人文。我們的目標實際上是習主席去年訪問歐洲的時候提出的中歐建立四大夥伴關係:和平夥伴關係、增長夥伴關係、改革夥伴關係還有一個文明夥伴關係。另外中歐還是一個崛起的新興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之間的橋梁。李克強總理這次在參加第十七屆中歐領導人會談的時候他談得非常好,中歐之間都主張世界多極化、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中歐的緊密的合作對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更加民主化包括新的國際秩序的形成是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的。

  經貿關係也是中歐之間繞不開的重要議題,去年中歐年貿易額已經超過6000億美元,歐盟連續11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李克強總理幫著大家算賬:每天中歐之間的貿易額就達到了17億美元。他特別提到,中歐的經貿關係,不僅僅是買賣關係,應該擴大相互投資,乃至於共同投資。中方願意積極地參與歐方的投資計劃。

  李克強:中方認為,中歐關係,特別是經貿關係,不僅僅是買賣關係,應該擴大相互投資,乃至於共同投資。中方願意積極地參與歐方的投資計劃。通過多種方式,包括中歐共同投資基金。

  李克強更為明確地表示,要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旨在振興歐洲經濟的“容克計劃”相互對接,共同升級區域的基礎設施。加大投資力度。説著,李克強在演講臺上轉身,面向身旁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幽默地説:

  李克強:中方願意參與這一計劃,我將和容克主席會討論,中方會以怎樣的方式參與,中方參與的計劃是宏大的,我希望你有更好的胃口。

  在笑聲和掌聲中,李克強總理的話語也吊足了中外企業家的胃口。李克強説,世界徹底地從國際金融危機中走出來,要靠實體經濟,對內推進結構性改革,對外應該加強國際産能合作。他用中國核電高鐵舉例,解釋了什麼是“國際産能合作”,如何實現“三贏”。

  李克強:中國核電15%的設備,中國高鐵30%的設備採購于發達國家,銷往發展中國家,我們的商品性價比好,又帶動了發達國家的出口。我們認為國際産能合作,把中國初期工業化和發達國家的後工業化、創意結合,可以實現三贏,可以有力地抵禦世界經濟的下行。

  從買賣到投資,中歐經貿關係處於怎樣的具體轉變過程?雙方的攜手投資又會從哪些領域不斷發展?總理多次提及“第三方市場合作”,深意何在?馮仲平表示:中歐加強産能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極具創新意義。

  馮仲平:中歐合作過去確實是以貿易為主,投資方面是單向的,歐洲對中國的投資多,我們對歐洲投資很小,但是近幾年來中國對歐洲的投資上升的非常快。那麼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培育起了一個很強大的製造業,歐洲,有人説它現在是後工業化時代,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中歐合作對於正處在工業化發展初期的發展中國家來説,對三方是都有好處的一件事情。比如説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就是一個突破點。這次李總理提出中歐加強産能合作,並且考慮共同致力於開發第三方市場,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創新性的想法。對中歐關係來説意義非常大。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40週年的特殊年份,在這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李克強將目光眺向演講現場的遠端,引用了中國和歐洲哲人不同時期的兩段話,用以説明中國和歐盟之間要用行動走在一起的願景。

  李克強:近代歐洲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在《中國近事》一書中寫道:“中國人以觀察見長,而我們以思考領先,正宜兩好合一,互相取長補短,用一盞燈點燃另一盞燈。”中國古代先賢曾經説過,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言必信、行必果。

  李克強環顧現場説,在座許多人都見證了中歐關係過去40年發展的輝煌歷程。我們不僅要做觀察者和思考者,更要做行動者和創造者。此時,作為演講的結尾,李克強的話語中再次展現出大國總理的個人魅力,幽默又風趣地邀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四十年後”再相聚。

  李克強:我相信,中歐會有更加輝煌未來的四十年,到那時,我希望容克先生繼續參加這樣的活動,謝謝。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歐盟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團和最大的經濟體,兩者之間的未來將有著怎樣的光明前景?馮仲平表示,一直以來,“互利性”是中歐關係的重要基石,也正是“互利性”,讓很多人相信中歐合作未來會有更美好的前景。

  馮仲平:今年是我們中國和歐盟建交40週年。這也是這次李克強總理訪問的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四十年,四十不惑,四十年中歐關係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經驗,其中有一條就是中歐合作互利性非常大。中歐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團,我們前面講的産能合作、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還是反映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中歐合作互利性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相信中歐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前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