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機制謀發展 轉變方式提效益 安定大力開展馬鈴薯綠色增産模式攻關

  • 發佈時間:2015-09-18 17:01: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網訊今年以來,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工作主線,依託西北地區馬鈴薯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的平臺,積極推進新型主體廣泛參與、農機農藝深度融合、資源要素高效利用、生産生態相互協調的生産模式。2015年,全區馬鈴薯綠色增産模式攻關面積17.3萬畝,建設10個萬畝示範片和8個千畝攻關田,通過典型帶動、示範推廣,努力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一是樹立綠色理念,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整合推廣輪作倒茬、良種應用、種薯處理、起壟覆膜、節水技術、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機械化應用、科學貯藏等9大技術。以魯家溝鎮為代表,實施噴灌節水技術,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香泉鎮為代表,實施膜下滴灌技術,帶動節水灌溉在馬鈴薯生産中的運用。因地制宜推廣黑色全膜雙壟壟側栽培、單壟雙行栽培,不斷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高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實現綠色可持續增産。

  二是堅持統籌佈局,帶動區域平衡發展。根據旱作區和灌溉區的不同生産條件,以重點鄉(鎮)、種薯企業、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為骨幹,分類開展重大技術整合和重點模式攻關。優化品種佈局,重點發展澱粉加工型、全粉加工型主食品種,兼顧鮮食菜用型品種。旱作區主攻抗旱脫毒種薯培育,滿足異地供種需求,開展鮮薯銷售和澱粉加工;灌溉區主要發展高端品種,滿足國際國內不同用途需求。

  三是推行集約生産,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結合,推廣整地、施肥、起壟、覆膜、播種、防病蟲、收穫“七位一體”的新型機械化作業技術,不斷提高馬鈴薯生産的標準化、集約化水準。將輪作倒茬納入基地建設技術體系,通過馬鈴薯、玉米及其他作物合理輪作,減輕病蟲危害,確保種薯品質。同時,對120個馬鈴薯新品種(係)開展澱粉加工型、全粉加工型等篩選研究,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高産、優質馬鈴薯專用品種,實現就地轉化,加工增值。

  四是注重機制創新,發展適度規模種植。加快構建産學研、農科教協同攻關新機制,大力推行“技術統一、物資統供、病害統防”的新型技術服務方式,通過扶持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適度規模種植,提高生産的組織化程度。創新“企業+基地+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將市場、企業與基地有效銜接,實行訂單化生産。今年,全區5家種薯企業和12戶農民合作社,共流轉土地種植馬鈴薯1.84萬畝,比上年增長44.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