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正逢其時 技術可行

  • 發佈時間:2015-09-18 01:30: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駐法國記者李宏策

  17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網路與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係研究所正式發佈“深度脫碳路徑”項目(DDPP) 2015年報告。法國氣候問題談判代表圖比阿納、國際能源署署長法蒂·比羅等出席了14日在巴黎舉行的項目媒體研討會,並與參加項目的16國專家代表詳細地解讀了報告內容。項目報告首次從技術角度肯定了本世紀末控制全球升溫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簡稱2攝氏度目標)的可行性。科技日報記者代表中國媒體參加了該會議。

  深度脫碳項目正逢其時

  隨著聯合國框架公約談判進程的不斷演進,2攝氏度目標得到進一步明確。與此同時,自下而上的國家自主減排模式也成為主要趨勢。各國如何向低碳經濟轉型並深度脫碳,以及各國自主減排能否達成2攝氏度目標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2013年10月,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倡議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網路和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共同發起“深度脫碳路徑”項目,在短時間內匯集了全球眾多研究機構參與,對2攝氏度目標和各國的深度減排路徑問題開展技術性分析。

  參與該項目的研究團隊分別來自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墨西哥、俄羅斯、南非、南韓、英國和美國。這16個國家來自五大洲,分處不同的發展階段,碳排放約佔全球的74%,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除了各國研究機構外,該項目還得到國際能源署、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等國際研究機構的支援。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與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全程參與了該項目。

  2攝氏度目標有可能實現

  在近兩年的時間裏,各團隊根據本國社會和經濟條件、人口增長、發展願景、基礎設施和資源稟賦等多方面因素,從技術角度出發,綜合分析了本國至2050年深度脫碳的可行性。各團隊預先設定本國2050年深度脫碳的減排目標,而後分析了達成目標的技術需求,量化各種路徑的成本,以期達成減排和發展的雙重目標。在研究過程中,各國團隊也就各自問題充分交流,分享研究方法、工具、數據和結論。

  此次發佈的2015年報告中,各團隊獨立完成了本國的深度脫碳路徑報告,項目組對16份報告進行了匯總分析。綜合計算,按照16國平均人口增長17%、GDP增長250%的情景下,2050年16國能源相關碳排放可降至98億至11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10年下降48%至57%,每人平均最多可減少2.1噸二氧化碳,單位GDP排放較2010年平均下降87%。報告指出,由於各國所處發展階段不同,使得排放量的軌跡差別相對較大,但16國在降低碳強度方面同樣具有雄心,這將為全球深度脫碳帶來真正變革。

  16國2050年深度脫碳路徑的累積碳排放為8050億噸至8470億噸二氧化碳,尚處於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關於2攝氏度目標設定的5500億噸至13000億噸區間。但能否達成2攝氏度目標還需要看其餘國家的減排強度,16個主要碳排放國進一步加大減排力度也會有助於2攝氏度目標的達成。報告從技術角度分析2攝氏度目標有可能實現,也側面印證了自下而上的自主減排模式能夠取得成功,為年底在巴黎召開的COP21氣候大會注入了動力。

  長期規劃有利可持續發展

  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特麗莎·裏貝拉指出,目前全球缺少長遠的減排規劃和相關分析,“深度脫碳路徑”項目在這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通過對長期規劃的技術分析,能夠為決策者提供參考,以儘量低的成本達成目標,減少因短期利益導致判斷失誤。此外,各國研究團隊通過這一項目增強了相互理解,並互相提供支援,有助於各國合作應對氣候問題。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網路執行主任傑多·施米特-特勞布在會上表示,能源系統的深度脫碳需要“三大支柱”: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電力和燃料的脫碳,以及轉用低碳耗材。各國可依據本國情況,利用現有和可預期的技術,在多樣化的技術組合中進行抉擇,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最佳方案並制定國家戰略。各國的深度脫碳能夠充分考慮國家經濟增長目標和社會優先發展事項(如基礎設施建設),降低氣候變化風險,同時促進可持續發展,降低污染對健康的危害,並提高能源安全。

  法國氣候問題談判代表圖比阿納對“深度脫碳路徑”項目予以充分肯定。她表示,這一項目將排放大國的學術研究進行連接,並對長期目標開展研究,有利於各國就長遠問題達成共識,從而促進當前做出正確的政治決策。另外,圖比阿納還指出,該項目在籌備階段,中國研究機構最早對其倡議予以大力支援,促進了該項目的儘早啟動。由此可以看到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開展相關國際合作的積極態度與務實行動。(科技日報巴黎9月17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