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助力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
- 發佈時間:2015-09-16 02:31:0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飛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經常會看到許多年輕人在城市裏奔波忙碌,特別是在建築工地,工廠車間以及服務行業。這些年輕人身上有許多共同的特徵:他們一般出生於上世紀80、90年代。我們稱這個群體為新生代農民工。
據統計,目前在外出打工的2.6億農民工裏面,新生代農民工佔到60%之多。他們當中有的在農村出生長大、然後來到城市務工,有的從小跟隨父母在城市生活,但又不是城市戶籍。換句話説,他們既不完全屬於城市,也不完全屬於農村。與父輩相比,他們的根已不在農村,對農村的背離更加決絕,雖然希望留在城市,但是,經濟條件的不足又讓他們很難留下。現實表明,他們的身心處於城鄉之間的搖擺之中。長期下去,不僅加大經濟社會運作的成本,而且不利於城鄉一體化。可見,破解這一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關係城市建設和維持社會穩定,更是三農建設與城鄉統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出現這樣的狀況,固然與當前尚未完全解決的城鄉二元結構有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新生代農民工的總體文化技術水準和能力素質仍然不高,導致他們在城市中就業競爭力偏低。據了解,在新生代農民工裏,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即使參加過一些培訓,也大多是短期培訓,僅有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選擇和就業空間過於狹小,只能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從事技能要求不高的生産性勞動,尤其是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如何破解這一問題呢?可以從職業教育培訓服務入手,重點完善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教育體系,通過提高他們的文化技能水準,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就業層次和收入水準。事實上,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重視。去年7月頒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規定,面向農業轉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補貼職業技能培訓服務。這不僅為進城的新生代農民工解決了後顧之憂,而且也為農民工自我發展提供了保障條件。
然而,許多地方政策還只是停留在原則和框架部分,實施起來還有較大難度,具體措施還需調整,加大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各項政策。對此,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應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將農村職業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規劃,根據市場需求,組織未能升學的城鄉畢業生參加必要的職業培訓,切實提高城鄉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工作能力和創業能力。同時,統籌教育資源,引導教育資本向落後地區和農村地區配置,可結合實際情況,把發展中等職業學校和實用技能培訓學校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加強職業培訓制度和能力建設,縮小城鄉勞動者在知識技能方面的差距。
第二,加強資金保障力度。把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培訓資金納入各級公共財政的支出範圍,專款專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導下的多方籌集投入,確保農村轉移就業職業培訓的資金投入。用工單位要保證農村轉移勞動力在本單位平等的培訓權利,可以從稅前提取或者運用企業的發展基金。
第三,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通過整合來自教育、農業、勞動、科技等部門的資金渠道和培訓資源,改變目前各種培訓實體各自為政、缺乏溝通與協作、專業重復設置、教學設備及師資分散等現象。在培訓體系上,應建立學校教育、企業培訓、社會機構培訓、政府培訓等相結合的多層次培訓體系;在培訓內容上,應根據我國産業結構升級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設置培訓的職業工種、科目、課程,同時應加強一些基本技能如法律、電腦、外語等方面的培訓。
總之,從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的具體實施政策而言,既要堅持“授之以漁”的理念,又要堅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利益可協調性。我國快速推進的城鎮化進程,註定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必將是國家實施的長期穩定政策;大量的新生代農民工進入城市,註定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任重而道遠。因此,政府、企業、社會及個人必須高度重視起來,密切配合,從而不斷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本領,給他們一個人生出彩的機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