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輸”了市場“贏”了“黑市”:廉價救命藥緣何消失?

  • 發佈時間:2015-09-15 07:34: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種救命孤藥緊缺引發的思考

  新華社杭州9月14日電 本是一盒不到8元的普通藥,醫院中時常難覓蹤影,黑市上卻賣到數千元。

  物美價廉本應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歡迎,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關鍵時刻一些能救命的廉價好用藥在現實中卻成為“孤藥”。廉價救命藥緣何“一藥難求”?“輸”了市場卻“贏”了“黑市”,癥結何在?

  尋找ACTH

  有多少家庭能碰上愛心接力?

  不久前,杭州蕭山區一位出生不到8個月的韓果果患上嬰兒痙攣症,進入浙江省兒童保健院進行治療。醫生説,用注射用促皮質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但醫院沒藥,很多都是病人自己想辦法買藥。

  打電話向多家醫院詢問無果後,孩子母親周女士8月15日將求助資訊發到了微信朋友圈。

  看到資訊後,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主治醫師陳澍馬上在醫院內部系統搜藥,也無貨。他隨即轉發求助資訊,多方尋找發現武漢基本無藥,而且全國多地相熟的醫學界人士都反映各自醫院也無藥。

  還好,最終有熱心人聯繫得知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藥。8月16日晚上,兩盒ACTH連夜送到孩子父親手中。

  但並不是所有類似患者都會像韓果果一般幸運。在福建,一歲零10個月的嬰兒痙攣症患者小宸正躺在漳州市一家醫院裏,從春節開始他就斷藥了。他母親告訴記者,之前幫忙買藥的人説已經買不到藥,“黃牛”本來同意以8000多元兩盒的價格賣給他們,但猶豫之時,卻被別的患者家屬買走。事實上,一盒ACTH正常只要7.8元。

  記者發現,這些嬰兒痙攣症患者都面臨著同一種困境,長年以來,患者家屬不停地在網上發帖找藥,患者家屬聚集的找藥QQ群、微信群也數不清。一位患者家屬稱,在北京一家大醫院患者需自己準備28支ACTH才可以住院。

  畸形市場 幾多反思

  記者通過多方調查發現,目前在網上能搜到的ACTH的生産廠商基本上只有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一家。針對韓果果事件,該公司發出聲明,為便於患者獲取有關ACTH的資訊,已經設立專線提供有關服務。小宸的母親致電該專線,接線員給了她一個業務員的電話,撥通後業務員卻直接表示沒有藥。

  目前,黑市上的ACTH價格驚人。在一個有關嬰兒痙攣症的QQ群裏,群成員達到1944人,包括不少患者家屬及“黃牛”。記者發現,一盒ACTH被炒到了4000元,相當於正常價格的500多倍。

  一位藥品銷售商透露,ACTH一盒只賣7.8元,利潤只有2%,再加上需求量很少,很多廠商不願意生産,分銷商也不願意備貨。上海醫藥總公司一位銷售經理説,作為全國第二大的藥品分銷商,他們目前ACTH的庫存也只有兩箱,每箱100盒。而他們一般的藥都有幾萬箱甚至幾十萬箱的儲備。

  在醫院裏,受長期以來以藥養醫的體制弊端影響,一些醫院會選擇進貴的替代藥而不是便宜藥;在備貨方面,據醫務人員反映,這些藥品需求量不是特別大,如果長期備藥不用會造成浪費,醫院索性就不進貨。

  但是,“黑市”中的藥從哪來的?一位大型醫藥公司的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黑市裏流出的真藥,絕大部分是“黃牛”通過一些醫藥公司、醫院的渠道弄出來的。業內人士透露,一般是黃牛通過適用這個藥的其他病症,將藥品開出來,或者跟一些醫院的醫務人員、醫藥公司工作人員私下操作獲得藥品。

  近年來,不少類似好用的廉價藥,如“魚精蛋白”、在心臟手術中用來控制血管痙攣的“罌粟鹼”等,都曾出現緊缺。浙醫二院普外科副研究員、博導龔渭華説:“非常好用的磺胺藥人工合成抗生素、多粘菌素也出現過緊缺,尤其是多粘菌素,最近很多人在找。”

  “孤藥”如何才能“不孤”?

  記者梳理醫院、分銷商、廠家各個環節發現,缺失的救命藥往往具備四大特點:生産廠家有限;産量少;需求量有限卻超過生産量;價格低廉。儘管相關部門對特殊藥品有定點生産的相關政策保障,但現實卻是生産廠家、商業公司、醫院與患者“共輸”。

  業內人士指出,便宜救命藥緊缺的重要原因是價格、分配管制和以藥養醫的體制存在弊病。在藥品價格管制的情況下,藥廠生産這類藥物長期虧本或者至少不賺錢。

  “這種孤藥一旦某個生産廠生産能力稍有波動,就馬上面臨全國斷貨。”陳澍説,而且國家管制這些廉價好用藥的分配,導致某些用量大的單位和某些無此需求的單位拿到的藥物數量相當。

  陳澍認為,放開對藥物的價格和分配管制,讓企業自主定價,有自由市場競爭,藥品最終將處於一個合理的價格水準而且不至於長期短缺。“應考慮建立自由競爭的醫療保險市場,來保障患者遇到罕見病時不至於無錢支付。”

  據了解,目前針對一些用量少、但臨床必須的便宜好用藥,國家制定了相關政策來保障,比如定點生産、國家統一購買等,但是缺乏細化指標,缺乏嚴格監管以及問責制度,使政策並沒有得到相應的落實。

  遏制“黃牛”也是重要舉措。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賈書生表示,應嚴格執行處方藥管理制度,無醫生處方決不能隨意銷售;同時監管部門應該把醫療機構對孤藥的銷售管理納入監管範圍,對違規的員工及機構嚴格按相應法規處理。

  賈書生説,對於這些藥品的生産廠家,國家可以進行定點定量生産,統購統銷,或者建立特殊藥品儲備,讓企業的産銷沒有後顧之憂,並有一定收益。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麻醉科首席醫生白浪認為,應建立特殊藥品數據庫來幫助患者查詢、及時調貨。政府可以通過規劃設計,給商業公司補貼,讓其保障在一定區域內的藥品儲備能滿足一定人數的使用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