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積體電路産業有望彎道超車

  • 發佈時間:2015-09-15 07: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積體電路産業有望彎道超車

  雖然從全球範圍看,積體電路産業增速已逐步放緩,但在中國卻仍是一個空間巨大的高新技術産業,且其投資熱度不會降溫,這是本月10日在兗州舉行的2015中國積體電路産業發展研討會暨第十八屆中國積體電路製造年會上,業內人士的一致觀點。有專家還樂觀指出,基於獨特的本土市場和當前所面臨的創新機遇,中國的積體電路産業完全有可能做到彎道超車。

  ⊙記者 李興彩 ○編輯 孫放

  一批公司嶄露頭角夯實基礎

  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微半導體、北京科華微、科大鼎新、上海微電子等一批裝備、材料公司開始嶄露頭角,夯實積體電路産業的發展基礎。而作為發展重點的300毫米大硅片項目,也有望彌補我國積體電路産業鏈上缺失的一環。

  “從整個電子産業鏈看,我國積體電路産業在設計、封測環節已做得不錯,整機環節則做到了全世界最強;而現在,設備製造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只是積體電路等級的硅片産業基礎還很薄弱,12吋晶片級硅棒和襯底製造是目前國內半導體價值鏈上缺失的一環。”上海新晟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汝京表示。

  張汝京透露,新晟半導體的300毫米大硅片項目現在的計劃是到2017年四季度前建成月産能15萬片的生産線,目標是希望成為中國積體電路材料行業旗艦,並在十年內躋身全球前四或前三。“我們已開始建廠,目前已送審專利九個,與海外合作的專利有十多個;全部建好後産能將達到60萬片,廠房實際産能可能做到80萬片,而屆時國內需求至少達100萬片。”

  資料顯示,目前全球12吋硅片需求還在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其市場佔比將超過75%,目前,日本的信越和sumco擁有全球67%的産能。對比我國,2014年至2015年的12吋硅片總求量約為51至67萬片每月,但是國內生産量卻是零。

  上市公司方面, 上海新陽 去年5月22日曾公告,與 興森科技 、上海新傲科技及張汝京簽訂了《大硅片項目合作投資協議》,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投資300毫米大硅片項目。據公告,上述各方出資佔比分別為38%、32%、10%、20%。

  除300毫米大硅片外,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也已打入中芯國際、臺積電等多家晶圓代工廠。就在今年2月份,美國商務部和工業安全局建議,將各向異性電漿幹法刻蝕設備從實行出口管制的“兩用清單”中刪除,其原因是:“在中國已有一家公司有能力供應足夠數量和同等品質的刻蝕機,繼續現在的國家安全出口管制已達不到目的。”對此成果,中微半導體董事長尹志堯表示:“中微半導體近幾年每年呈30%至40%的高速增長,並將繼續維持高增長,以達到年銷售額50億元、成為國際半導體微觀加工設備領先企業的目標。”

  此外,科大鼎新的“高端封裝用超高強度鍵合金絲”使該産品實現國産化;而北京科 華微電子 的光刻膠也已進入中芯國際、華虹宏力、 士蘭微三安光電 等公司採購範圍。

  業內人士繼續看好國內市場

  從全球積體電路産業的演進格局看,由於現在下游市場在向中國集中,就使得積體電路産業也必然向中國集中;因為,市場在哪産業就在哪,這是經濟規律的必然趨勢,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表示。

  對全球的産業形勢,周子學認為沒那麼糟糕:“預計明年跟今年情況差不多,好不到哪也壞不到哪。”今年二季度後,産業增速放緩的陰雲籠罩全球半導體行業;多家諮詢公司曾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最樂觀的增速是約4%,最悲觀的是1%,甚至有機構預測明年增長為負。“我們認為2016年産業形勢是總體持平,但産品結構會變化多樣。”周子學表示,行業景氣度下滑的主要因素是手機及消費電子3G-4G高成長期已過,但5G還沒有到來;新興市場雖然增長快,但基數還很小。“未來隨著新的産能、新的技術的到來,行業又會重新增長,積體電路週期性波動還是不會改變。”

  至少在中國,積體電路還是高新技術産業,清華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也表示樂觀。“華登國際專注半導體産業投資近30年,對中國半導體産業,現在有人非常興奮,也有人非常悲觀,我們持續投了這麼多年,看到的是中國半導體産業一年比一年好。”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表示。“全球半導體每年增長5%至8%,但中國是每年25%,中國已成為世界半導體産業的主戰場,潛力非常巨大。”

  “我們持續地進行風險投資,支援創新,十年後也許會有偉大的公司出現;而現在國家的大基金和民間資本積極介入的並購整合,也讓一些國外壟斷行業出現了中國公司或中國資本的介入,這充實了中國積體電路産業的實力,將世界積體電路産業變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黃慶指出。

  在政府層面,工信部電子司仁愛光處長則透露,國家將繼續從産業政策、稅收政策和人才培養上大力推動積體電路産業發展。未來工信部將出臺産業發展綠皮書;支援産業投資基金和地方基金帶動民間資本促進産業發展。

  新興應用領域助力彎道超車

  儘管有了顯著發展,但中國積體電路産業與國際相比仍然差距明顯,中國還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嗎?對此,黃慶認為,基於獨特的本土市場和當前面臨的創新機遇,中國積體電路産業完全可以做到彎道超車。

  黃慶表示:在某些領域,中國可以戰略佈局、重點突破。競爭和超越是全世界半導體領域的常態,中國能做的是集中兵力努力創新、改變現有格局,先走一步或者走得更快一點。“如果我們在某些地方投入比別人更大、加上我們的巨大市場,就完全可以做到技術超車。”

  對於具體如何超車,黃慶認為,中國半導體産業必須注重在工業4.0物聯網感測器、人工智慧等新興市場領域的創新。

  “物聯網時代發展半導體,中國必須找到一個差異化的路線。”中科院微系統所所長王曦院士表示,物聯網是下一步推動半導體創新的重要領域,下一個十年是感知、智慧化的十年,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MEMS(感測器)。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用在物聯網的半導體規模達到310億美元,其中MEMS感測器規模達到150億美元。

  目前,中科院已率先啟動並致力於物聯網的研究工作,並在8英寸線上進行創新,走差異化路線,建立了一條中試線,對感測器、射頻這類新産品進行融合。王曦表示,目前國內MEMS廠商發展迅速,已經能夠和其他廠商平分秋色,但離國際巨頭還有差距。

  對此,黃慶認為,中國的積體電路産業已通過提供設備、資金等手段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他舉例表示,中科院微系統的中試線吸引了伯克利的MEMS團隊;深圳某智慧硬體公司乾脆直接在矽谷建立實驗室,並與賽門鐵克合作。“中國本土市場非常獨特,鋻於國外大公司不能快速、有效響應,我們的很多小公司反而具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但黃慶同時表示,雖然擁有巨大的市場和難得産業機遇,中國積體電路還必須保持“十年磨一劍”的心態,戒浮戒躁。對此,周子學更加直白的表述,目前是中國積體電路産業最好的時期,也是泡沫最大的時期,産業面臨三大問題:一是中國已經成為最激烈的競爭場所,國際巨頭雲集設點設廠;二是産業內瀰漫著一片浮躁現象;三是空談、清談、奢談者多,高談闊論者沒有幾個經過行業錘鍊,實干家太少。

  “在矽谷,現在找不到半導體投資者,而中國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半導體人才;十年後,中國積體電路産業會是非常興旺、全世界主流的産業,可以支援50家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黃慶這樣預測中國積體電路産業的前景。THE_END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