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份投資意向報告透露出的投資機遇與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9-14 13:35: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份最新公佈的投資意向指數報告顯示,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國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在海外市場投資,近四分三投資者因為缺乏相關知識而裹足不前。

  近日,由中宏保險和泰達宏利聯合發佈的“宏利亞洲投資者意向指數”發佈,這份長達100多頁的調查報告,聚焦中國國民的投資狀況、心理和預期,顯示出中國宏觀經濟和個人的密切關聯。值得關注的是,調查顯示因國內市場的波動,財富水準的增加以及投資者日益精通投資,有60%的投資者表示出對財富管理服務的興趣。

  投資意向指數的背後,揭示出國民對投資渠道的多元訴求,也隱藏了投資的盲目和法規風險。有專家指出,中國投資者是缺乏風險教育的人群,而且比較盲目樂觀和冒進投資。面對國內股票等市場振蕩,中國投資者需要通過投資多樣化來防範風險,但與人民幣一樣,國民投資素養也需要儘快專業化、國際化。

  一,多元化投資:現實急切的需求

  這輪股市大屠殺,令中國大量中産家庭損失慘重。以往,在中國家庭過往的資産配置中,房地産也佔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房地産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後。當前每人平均住房保有量已達到相當的水準。這些留存在房地産領域的家庭財富,已經很難像之前一樣為其獲得比較高的增值預期。那麼,中國家庭和個人資産如何保值增值,還有什麼更多的投資渠道,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把目光進一步延伸到海外,有關方面也在政策方面進行鼓勵和引導。

  中國人民銀行6月11日發佈《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年)》。報告提出,打通個人跨境投資渠道,考慮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境外投資試點。

  隨著中國人民幣不斷貶值,眾多投資者開始佈局海外,試圖通過多元化國際市場進行全球資産規劃來實現資産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房地産投資在海外市場投資額達165億美元,同比激增46%。胡潤研究院今年4月發佈的《海外置業趨勢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有高達80%的受訪高凈值人群表示在未來有海外投資需求,超過半數已有海外投資經驗。房地産成為最為熱衷的海外投資標的,佔海外投資最大比重,超過四成。其中,七成高凈值人群海外置業為自住,三分之一為投資,平均投入600萬元。

  面對日漸火爆的海外投資市場,有機構將2015年稱之為高凈值人群的“海外投資年”。

  對於中國高達42萬億的居民儲蓄來説,這不光是資産保值增值的問題,也是關涉到打通實體經濟投融資鏈條的重要問題。而個人海外投資的逐步放開,讓國內的這一問題有了新解法。在國內産能過剩與資本過剩的新環境下,對外輸出成了一種戰略性選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讓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新階段。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對外輸出最終要通過資本輸出來實現。當前企業資本輸出已經有了相當多的渠道,而對個人資本“走出去”來説,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試點的推出,才只是開始。消息顯示,在國務院明確批復將擇機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後,相關部門準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據悉,首批試點QDII2的城市共有六個,分別為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深圳和溫州。

  二,人民幣、國民投資素養都需要國際化

  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外,境外投資,全球配置資産,成為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個人海外投資等多元化投資由於資訊缺乏,缺少專業服務機構指導,也隱藏和産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這對個人投資走向海外是種巨大阻礙,中國人的投資素養也亟待國際化。

  中國普通居民進行海外投資從來都是知易行難。業內人士指出,海外市場環境複雜,交易規則和稅收、法律制度不同於國內市場,投資者最好選擇專業機構進行諮詢,在選擇機構的時候需要考量這家機構的全球視野和業務能力,包括全球貨幣金融經濟分析能力、全大類資産研判能力、全金融産品研究能力、投資組合管理和實操能力、投資實務操作能力等。

  中國的投資者還是偏重短期的固定收益産品和房地産投資。而發達國家的投資者的資産配置比較平衡,以長期的投資産品為主,也包括短期的高流動性産品。從資産配置的角度,專家認為,外匯市場、股票市場、房地産市場等資産類別都有不同的投資機會,投資者可以根據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需求進行不同配置。近期美元持續強勢,而歐元、澳元持續貶值,同時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的房産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三,多元化投資需要更多“晴雨錶、好參謀”

  其實,與海外投資類似,國內多元化投資渠道還狹窄,並且缺乏專業、負責人的機構和權威指數來進行預警和指導,所以對於國內投資者而言,需要更多工具和指導來規避風險,指導未來投資。

  截至去年底,中國已有近46萬億元的龐大資産管理規模。但是,在高凈值人群選擇的投資種類的多元化上,總體仍顯不足。目前的趨勢是從過去的房地産投資逐漸轉向證券,基金等。

  而在成熟的國外發達國家中,比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這些七國集團國家,高凈值人群的資産配置方向多元化程度要比國內要多很多。如全球的富豪的資産配置形式,主要是持有美國股票,佔比18%;其次是對衝基金,佔18%;及全球的股票,佔14%;私募基金10%;應納稅債10%;地方債7%;現金7%;不動産6%;大宗商品5%;風險資本2%;直接投資2%;其他配置1%。

  中宏保險總裁和CEO萬士家指出,我們看到投資者日臻成熟,但他們明顯需求掌握更多的知識,用規劃平衡的投資組合來更好地規避市場波動的影響。隨著投資者尋求更平衡的多元化的資産投資解決方案,中國投資者越來越注重趨避市場波動和充分運用專家對所持有投資産品方面的建議。

  據介紹, “宏利亞洲投資者意向指數”是一項季度性調查指數,在中國香港、中國內地、中國台灣、日本及新加坡的每一市場以五百份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而在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則採用面對面的訪問方式。受訪者為年滿25歲或以上的中産至富裕投資者,他們都是家庭中財務事宜的主要決策者,且目前持有投資産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