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將形成“一帶九區多點”海洋開發格局

  • 發佈時間:2015-09-14 06: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顧 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洋既是目前我國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未來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

  國務院日前批准發佈了《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本報記者就《規劃》相關情況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有關負責人。

  問:編制實施《規劃》有什麼重大意義?推進形成海洋主體功能區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答:《規劃》是推進形成海洋主體功能區佈局的基本依據,是海洋空間開發的基礎性和約束性規劃,對於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和增強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海洋開發還處於粗放型階段,導致海洋産業結構低質化,海洋經濟佈局趨同化。高消耗的能源重化工産業向濱海集聚的趨勢明顯,對海洋生態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因此,編制實施《規劃》是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結構優化升級的迫切需要,是促進海洋空間協調發展、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增強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推進海洋主體功能區的形成,必須立足我國海洋空間的自然狀況,堅持符合海洋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理念、明確不同海域主體功能的理念、優化海洋空間佈局的理念、調控海洋開發強度的理念、強化海洋生態功能的理念。

  問:如何理解“海洋主體功能區”中“主體”的含義,如何劃分海洋主體功能區?

  答:“主體功能區”就是強調一定的國土空間單元具有多種功能,主體功能雖然並不排斥其他從屬功能,但必有一種主體功能。

  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未來發展潛力,《規劃》將海洋主體功能區按開發內容分為産業與城鎮建設、農漁業生産、生態環境服務三種“主體”功能。産業與城鎮建設功能主要是為産業和城鎮建設提供空間和資源;農漁業生産功能主要是提供海洋水産品;生態環境服務功能主要是提供生活娛樂休閒的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釋氧固碳等生態服務。

  《規劃》將我國海洋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其中,優化開發區域主要集中在海岸帶地區,承載了絕大部分海洋開發活動,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海洋資源供給壓力較大,必須要優化海洋開發活動,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問:未來海洋國土空間將形成什麼樣的格局?

  答:《規劃》提出,到2020年主體功能區佈局基本形成之時,形成“一帶九區多點”海洋開發格局、“一帶一鏈多點”海洋生態安全格局、以傳統漁場和海水養殖區等為主體的海洋水産品保障格局、儲近用遠的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格局。

  ——構建“一帶九區多點”海洋開發格局。以海岸帶為主要載體,調整優化以遼東半島海域、渤海灣海域、山東半島海域、蘇北海域、長江口及其兩翼海域、海峽西部海域、珠江口及其兩翼海域、北部灣海域、海南島海域等九區組成的近岸海域空間佈局,保障國家沿海發展戰略所確定的重點城市、重點産業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實施,形成我國海洋開發戰略格局。

  ——構建“一帶一鏈多點”海洋生態安全格局。努力保護北起鴨綠江口,南到北侖河口,縱貫我國內水和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全部海域的生態環境,形成藍色生態屏障;以遍佈全海域的海島鏈和各類保護區為支撐,加強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以保護和修復濱海濕地、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潟湖、入海河口、海灣、海島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為主要內容,構建海洋生態安全格局。

  ——構建以傳統漁場和海水養殖區等為主體的海洋水産品保障格局。以我國傳統漁場、近岸養殖區和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為基礎,控制近海捕撈強度,規範發展海水養殖,構建覆蓋我國管轄海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緊密結合的海洋水産品生産和供應保障格局。

  ——構建儲近用遠的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格局。確保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和戰略資源儲備,合理控制近海油氣資源開發規模,支援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建設深遠海海洋戰略資源接續區,推進形成“儲近用遠”的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格局。

  (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