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産品加工業是解決轉型困境的支點

  • 發佈時間:2015-09-12 02:32:0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人慶王習農

  農産品加工業天然具有工農、城鄉産業和資源的價值交換等産業社會融合的特徵,其發展過程既是農業工業化、資訊化和應用新技術、新資本的過程,也是農村、農民分享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成果的過程。農産品加工業對於破解當前城鄉社會經濟發展轉型問題,促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資訊化的均衡可持續發展實現等方面,具有戰略性地位和作用:

  首先,通過農産品加工業促進産業融合發展是破解當前中國産業和經濟發展困境,解決內需不足,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打破産業之間的壁壘和隔閡,推動市場價值實現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正從外需拉動轉變到內外需並重的發展戰略上,需要解決第一、二産業之間有效供給和有效需求的銜接問題,及第一産業發展轉型過程中的分流和就業問題,進而延伸至第三産業的發展問題。從本質而言,就是要解決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的市場扭曲,以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收入分配結構、産業結構等方面的失衡問題。農産品加工業的發展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和結構調整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可能。

  其次,農産品加工業的發展可以為中國區域間的産業分工調整,促進國土規劃和功能分區按照資源結構特點重新佈局,促進地區間的合理經濟結構佈局和區域經濟的均衡穩定發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採取的是沿海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平衡發展戰略,這在極大促進了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同時,帶來了如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區域佈局失衡,農産品西部生産、東部消費格局的矛盾越來越凸顯,農産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農産品産地初級加工薄弱和不足等問題。農産品加工業本地化發展與農業初級生産原料基地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促進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帶動本地就業,也為緩解區域發展失衡和穩定農産品加工業佈局,促進東西部協作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第三,農産品加工業帶動從事初級産品生産者的農民進入終端市場,進而解決小農和大市場的矛盾,實現農業生産組織的規模化、現代化。當前現代發達農業的涉農産業體系發展已經形成了以農産品加工和價值提升實現為核心的農、工、商一體化的産業組織結構形態。其中,農産品加工業無論是在農産品價值鏈中的增值提升、農業産業鏈中的投資佔比,還是對於食品工業和糧食安全保障、涉農産業體系的構造和組織分工,或是價值實現和分配等都佔有十分關鍵的地位。

  第四,隨著資訊和知識技術創新的後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傳統工業化時代的加工和産業融合的理念被打破,這為新型農業的現代化和農業産業化以及創意農業與休閒多功能農業發展,促進市場化和資訊化背景下鄉村價值的實現,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新資訊網路技術革命徹底顛覆和打破了傳統的規模與地理區隔所帶來的産業區隔問題,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了從生産到消費最直接有效的低成本對接和價值實現,也為破解當前中國小農與市場之間矛盾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隨著人類社會步入後工業化時代和資訊化時代,體驗式消費和體驗經濟為鄉村和農産品價值的實現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鄉村經濟進入到了服務經濟和實體經濟共同發展的新階段,鄉村休閒旅遊和觀光已成為中國城鄉隔絕下城市居民滿足其自然心理需求的一種逆城市化行為。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