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跨區機手幹得更舒暢

  • 發佈時間:2015-09-12 02:31:0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農機化導報實習記者李振興本報記者何紅衛文/圖

  8月底,湖北各地的中稻收割相繼開鐮。8月26日至9月7日,記者深入産糧大縣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連續跟蹤跨區作業機手,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當地秋收情況。

  在沙洋縣拾回橋鎮,來自江蘇、安徽、河南等省的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達到200多臺。這些跨區收割機手大多為父子、夫妻或兄弟,兩個人開一輛運輸車、車上裝載一台聯合收割機,一般都是親戚或鄰居結伴而行,多數機手都有多年跨區收割經驗,有的剛從老家來,有的已經輾轉廣東、廣西、四川、重慶多地。

  以前人工收割水稻需忙乎10多天,機械化收割三四天就能讓新米端上餐桌

  記者在湖北聖祥農貿有限公司看到手扶拖拉機進進出出,農民不斷把稻穀運來。來自拾回橋鎮大新村的王老漢和女婿開著手扶拖拉機,把剛收的4萬斤稻穀,以每斤1.34元的價格賣了5萬多元。“家裏糧食太多了,沒地方存放,萬一受了潮,那就虧大了,還是抓緊賣了心裏踏實。”王老漢説。

  另一位正在卸糧的車師傅説,家裏種了十幾畝稻穀,聯合收割機幾個小時就割完了,在曬場上曬了兩天,拉來賣了,如果不是家裏急等錢用,再等等可能會賣上更好的價錢。

  聖祥公司的糧山堆得高高的,一輛鏟車不停地將新收的穀子運往加工車間。一位負責人説:“這兩天收的穀子,今天就會被加工成大米,運往廣東、廣西,第二天那邊的人就可以吃上新米了。”

  稻穀從收割到曬乾,最終變成大米,端上人們的餐桌只需要三四天時間,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前些年收割稻穀,臉朝黃土背朝天,一個人收一畝稻子起早貪黑要一天時間,不僅累得腰酸背痛,身上還奇癢難耐。”回憶過去,60多歲的王橋村老會計謝長雄説,“但這還不算完,還要把稻子曬在地裏三四天,然後打捆,將稻捆挑回曬場,一畝地要挑二十幾擔,四十幾捆啊,光挑稻捆就得來來回回走上幾十里路。

  到了曬場,把稻捆打開,用拖拉機拉著碾子把穀子碾下來,揚場,曬谷,一道工序都不能少。這期間最擔心的是下雨。一家十幾畝地,為搶季節,需要親戚朋友和組裏人幫忙,除去工錢,還要買煙、買酒、好飯好菜招待。”

  “過去從人工收割到穀子入倉需要10多天時間,而現在有了收割機只要三四個小時就能收完,再曬上兩天就可以裝袋出售或者保存了。”謝長雄説。

  “正常情況下,一台收割機加上3輛手扶拖拉機,一個上午能夠收割近20畝稻穀,不用再找很多人幫忙了。收割機的穀倉滿了,穀子被卸在一台手扶拖拉機上拉回曬場,第二輛拖拉機等著收下一倉穀子。3輛拖拉機如此迴圈,保證收割機連續作業。”拾回橋鎮張新村王金生在給村民收穀子時對記者説。記者看到,剛才還空空的曬場上,一會兒就堆起了高高的谷堆,隨即被鋪開翻曬。

  收割機大大縮短了農忙時間。記者在街上偶遇王橋村五組王成忠、王成權兄弟倆,兩個人的穀子已經入倉,正在街上找零活幹。

  “以前這會兒可沒時間出來,不是在自己的田裏收穀子,就是在幫組裏的人,現在短短幾天時間,組裏的穀子都收完了,家裏沒啥事就出來找點事幹,掙點零花錢。”大哥王成忠説。

  “雖然現在種田的人少了,但人們反而更輕鬆了,人被拴在田裏的時間少了,就能琢磨點其他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的事情。”王成權説。

  跨區收割機手像候鳥一樣艱辛奔波,年復一年幸福快樂地追逐著“豐收”

  來自江蘇連雲港灌雲縣的胡維波師傅每天戴著草帽,穿著長褲長衫,站在收割機上,一站就是六七個小時,為王橋村五組收割穀子。“太陽不把人烤熟,屁股後的發動機也把人烤個半熟。烤出來的汗水和稻灰糊一起,形成一層泥,糊在臉上,想抓不敢抓,想撓不敢撓,非常難受。”胡維波説。

  “外人看著我們非常辛苦,其實我感覺還是挺幸福的。”同樣來自連雲港灌南縣的李中明樂觀豁達,“一輛車,兩個人,天天和老婆在一起,走南闖北,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為了家庭而努力,多幸福啊!”

  “女兒已經7歲了,也懂事了。給我打電話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問我什麼時候回去,説想我們,我們很感動,我們也很想她啊。每次掙了錢回家,給她買了好吃的好玩的,看著她那高興勁兒,吃再多苦也值啊!”李中明繼續説著。

  9月4日,拾回橋鎮下起了雨,機手們都暫停了作業。李中明陪著老鄉王如松往家裏匯了6000元錢。

  在銀行裏,有很多像王如松一樣往家裏匯錢的人。王如松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上技校,每年需要學費1.2萬元,小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年也要1200元費用,加上其他的費用,兩個孩子一年就需要2萬多元。

  “我們沒有太多的本事,也做不了大老闆,跨區作業就是我們的事業,能夠通過跨區作業為家裏掙到錢,解決家裏的問題就足夠了。”李中明説。

  農田作業不僅辛苦,還可能遇到突發狀況,胡維波第一天收割,收割機就陷進了稻田裏,接下來的兩天,花了2000元更換了一個絞龍和三條皮帶。但進入正軌後,每天平均有近千元的收入,在離開拾回橋鎮之前,他已經掙到近萬元,與幾個老鄉比,算是收入不錯的。

  “2011、2012年來這裡收穀子,收割一平方米的價格是1毛2分錢,2013和2014年每平方米的價格降到了1毛錢,今年價格更低,直接就降到了8分。不僅如此,這裡的地塊小而散,有一家15畝的田,有17塊地,最小的只有二三百平方米。即便如此,王橋村五組的稻子,這四年來都是我來收割的,每年在這裡都有穩定的收入。”胡維波説。

  胡維波的老鄉朱玉川,有著10多年跨區作業經驗,他説:“要想有活幹就得多聯繫老主顧,既要保證作業品質,也不能斤斤計較。品質不好或太計較了,老主顧就會找別人。現在收割機這麼多,如果沒有老主顧,掙錢會很難。”

  “這麼多年,我們走遍了中國主要産糧區,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也增長了見識,認識了很多朋友。2006年到2012年,是跨區作業最好的年代,每年輕輕鬆鬆可以掙到十五六萬元。特別是在2012年的東北,那年東北下雪早,收割每畝地200-300元,東北的地塊大,地又平,一天下來能收割五六十畝,大家都掙了錢。”朱玉川回憶道,“也就是從那年起,我們連雲港的收割機數量大幅增長,僅連雲港一地的聯合收割機數量不下2萬台。國家推出的各項補貼政策,促進了跨區作業大發展,既讓機手能購買到更便宜的收割機,又讓農民享受到機械化作業帶來的實惠。”

  “現在這麼多收割機,不僅收割的費用下降了,老百姓也更沉得住氣了,不像原來看到一個人收穀子,大家就跟著一起收,生怕收割機都走了。”朱玉川説,“而且水稻品種也多,成熟期拉得很長,收割機競爭加劇。”就收割價格下降的原因,張新村村民張書紅説:“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今年柴油價格下跌不少,去年一升柴油6塊多,今年才5塊3毛5,9月1號又降了1毛錢。”

  9月4日,胡維波和朱玉川離開拾回橋鎮前往安徽滁州。“滁州那邊的一些老主顧很早就打電話,讓我們過去。滁州收割完後,我們回趟老家,把錢拿回去給老婆、孩子,在一起過個中秋節,拿些禦寒的衣服,就北上東北。在東北收割水稻至下雪,再回來把老家附近的稻子收割完,我們一年的遷徙之路就結束了。這樣一圈跑下來能掙個十來萬元,在家過個‘豐收’年,再準備來年的遷徙。”

  在記者追蹤採訪的一天晚上,李中明做了一鍋豆角燉雞,香氣撲鼻。大家圍坐在路邊擺放的小餐桌旁,大塊吃著雞肉,大口喝著啤酒,其樂融融。吃完飯,天色暗了下來,幾個年輕人,拿著手機在看視頻,聊微信。有的機手開始洗澡,男的穿著短褲,洗去身上的稻灰,女人們則鑽進洗澡帳篷裏,出來後換上一身乾淨漂亮的衣服,靠在老公身旁聊天。

  洗完澡,機手們有的鑽進帳篷,裏面相對比較寬敞舒服,但最擔心的是下雨;有的鑽進駕駛室,裏面有空調或電扇;有的鑽進拖車上安裝的小鐵屋,只能睡下一個人,空間小的都無法坐起來。晚上10點過後,拾回橋鎮街頭安靜下來,沒有睡覺的機手在駕駛室裏玩著手機,而有的帳篷裏已經傳出鼾聲。

  張書海三兄弟一個比一個種田多,期盼流轉更多土地早日奔小康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機收費用的下降,給農民帶來了很多實惠。生活在拾回橋鎮張新村的張書強、張書海、張書紅、張書林四兄弟,除大哥年事已高不再種田外,其他三兄弟一個比一個種田多,他們期盼流轉更多土地種糧,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一些。

  近幾年,國家大力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及種糧補貼政策,哥們兒幾個都購買了農機具。二哥張書海家裏種有十幾畝地,又先後購買了兩台大馬力的拖拉機、一台旋耕機、一台插秧機。三哥張書紅家種有20畝地,6年前就購買了一台聯合收割機;小弟張書林租種了90多畝耕地,也購買了旋耕機等。另外,二姐夫王光鬥家也種了30畝耕地,幾家的耕地總計達到170畝。

  雖然幾個家庭種了這麼多地,但他們的孩子沒有一個在家種田。二哥張書海的三個孩子都已成家,在外打工。三哥張書紅大兒子大學畢業在荊門的一家企業任職,二兒子在東莞開了一家房地産仲介。小弟張書林的兒子考上了武漢大學,正在準備考研。

  “現在願意種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最早使用農機的二哥張書海告訴記者,他最早購買了拖拉機和農機具,幫助村民耕地、整地,一個春秋下來收入三四萬元。但隨著當地的農機越來越多,他更多的是幫助自家兄弟平地整地。後來,三哥張書紅購買了聯合收割機,開始為村民收割水稻和油菜,一年也有三四萬元收入,“收割機已使用6年,成本早就收回來了,但目前老出故障,外地又涌進這麼多收割機,所以現在只為自家兄弟服務,只收點油錢。”張書紅説。

  張書海告訴記者,當地水稻生産除了插秧,其他環節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而插秧恰恰是“最不是人幹的活”。幾年前他買過一台插秧機,總價1.8萬元,國家補貼7500元,使用兩年後賣了,主要是當時插秧機維修跟不上,斷秧現象嚴重,動力也不足。現在插秧機技術很成熟,很多人都在用。人工插秧不僅太累,價格還高,直播技術雖然産量可以,但長草的問題不好解決,所以機插秧是大勢所趨。張書林算了一筆賬,以當前糧價,他今年賣糧的純收益可達10萬元,但他今年僅插秧請人工費用就達1.6萬元,可買一台小型插秧機了。

  “目前我們種的田還是少了,收益也少,只能説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今後還要擴大流轉面積,實現土地連片種植,這樣就可購買插秧機,建育秧棚,真正實現種稻全程機械化。”採訪臨別,三兄弟反覆表達他們的願望。

  農機跨區作業急需“破繭成蝶”

  廣袤的鄉村田野,規模空前的農機跨區作業大潮,正在引領著農業生産方式的悄然變革,變革之中不僅讓農民感覺到種糧越來越有盼頭,也讓更多的農機手嘗到“甜頭”。這場變革之中,服務於農業生産的機械化作業像滾雪球一樣規模急劇擴張,已經不再是第一産業的“衍生品”,變得越來越不可替代,日益成為推進農業發展的強勁動力。這是10多天來記者對跨區作業機手、當地機手和農民跟蹤採訪的真切體會。

  農民觀念上的改變是最明顯的。在採訪期間,農民一直表達了對平整土地、發展農業機械化以及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渴望。王橋村5組地塊小而散,有一家15畝的田,有17塊地,最小的不到半畝,這種情況在農村比較普遍。因此,該組農民不惜損失一季油菜收成,積極歡迎9月中旬啟動的整地工程;張新村張書林租種90畝稻田,分散在多個村組,雖然今年的收入達到10萬元,但他希望租種更多耕地,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種植;老山村成立了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統一採購更便宜的農業生産資料和農機服務。擔任多年劉店村黨支部書記的拾回橋鎮政府農辦主任劉居銀認為,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整合農民的農機具和各項資源,給農民提供實惠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各級政府應盡的責任。

  如何讓跨區作業幹得更舒暢,是機手們的一大心願。艱辛、樂觀、嚮往是農機手的真實寫照,為了多賺一點,風餐露宿是常態。可喜的是這種狀態在逐步好轉。沙洋縣農機局局長彭開權表示:“機手們遇到的這些困難,就是我們農機部門的工作重點,而農民對機械化的訴求,就是農機部門的工作動力。”

  火熱的市場背後,需要冷靜思考。在資訊化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農機作業已經迎來了“破繭成蝶”的大好時機。今年4月14日,湖北省農機局與中國移動湖北公司在武漢舉行湖北移動“農機通”合作項目啟動儀式。湖北移動“農機通”以手機為平臺,面向全省農機人員免費提供農機法規政策、購置補貼、安全知識、作業市場、技術推廣、互助保險、維修服務等多方面的資訊資訊服務,實現農機用戶與農機部門的雙向無障礙溝通。

  但在現實中,如何讓“農機通”成為機手和農民聯通的“主渠道”,還需要工作思路的革新。拾回橋鎮黨委書記王文、鎮長周華認為,真正實現農機作業網路化、數字化,關鍵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資訊的上傳,就是要將村、組、戶需要農機作業的面積、時間等相關資訊上傳至網路;二是讓更多參與社會化服務的機手註冊,促進與需要服務的農民對接,以不誤農時農事;三是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管理服務制度體系,讓供需雙方有法律法規保障。這些有的需要基層去落實,有些還需要做好頂層設計,不能局限于一縣、一市、甚至一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