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省公車改革即將進入實操 16省已設專項領導小組

  • 發佈時間:2015-09-08 16: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9日訊(楊淼) 中國經濟網了解到,近日,貴州省召開了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動員大會,發佈了《貴州省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總體方案》,方案中提到,將取消一般公務用車,適當發放交通補貼,設立每人每月500元至1950元不等的公務交通補貼“上限區間”。

  貴州按邊遠地區制定公務交通補貼標準

  最高補貼1950元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貴州省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上限為:廳級每人每月1950元,處級每人每月1200元,科級每人每月750元,科員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同時,同一市、州實行統一的補貼標準,各市、州之間最高一級補貼標準差距不得超過20%。參加公車改革的單位可以從公務交通補貼中劃出一定比例作為單位統籌部分,集中用於解決不同崗位之間公務出行不均衡問題。

  貴州省還要求各地不得以公務交通補貼名義變相發放福利,公務人員不得既領取公務交通補貼,又違規乘坐公務用車。

  中央制定公車改革總體目標

  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公車制度改革

  其實早在2014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到,公車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力爭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及其所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用2至3年時間全面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通過改革,切實實現公務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費用節約可控、車輛管理規範透明、監管問責科學有效,基本形成符合國情的新型公務用車制度。

  中國經濟網發現,《指導意見》中規定,地方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30%,邊疆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標準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5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補貼標準差距不宜過大,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內不同地區補貼標準差距不得超過20%,同一市(地、州、盟)實行統一的補貼標準。

   僅有5省正式公開車改方案

  廳局級幹部車補多按最高標準執行

  《指導意見》中提到,對於各個級別的車補標準,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那麼由此來看,地方廳局級、處級和科級及以下每月車補標準上限分別為1690元、1040元和650元。

  據中國經濟網不完全統計,目前陜西、廣東、湖北、貴州五個省份已經對外公佈了車改方案。方案中對於各個級別的車補標準做了相關規定。

  具體來看,陜西省正廳局級補貼1690元;副廳局級1500元;正處級1040元;副處級950元;正科級650元;副科級600元;科級以下550元。

  廣東省正廳級1690元;副廳級1500元;正處級1000元;副處級800元;正科級600元;副科級450元;科員300元;科員以下250元。

  湖北省廳局級1690元;縣處級1040元;鄉科級650元;科員及以下450元。

  安徽省公車改革補貼正廳級1690元;副廳級1600元;正處級1000元;副處級900元;科級及以下550元。

  貴州省作為邊遠地區,此次車補上限為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50%:廳級每人每月1950元,處級每人每月1200元,科級每人每月750元,科員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綜上來看已出方案省份的廳局級車補全部按照地方公車補貼的最高標準執行,但是科級及以下公務人員的車補大多沒有達到規定補貼標準的上限。

  專家對此表示,對於地方而言,科級及以下公務員的數量龐大,若按照最高補貼來實施的話,總支出超標,無法達到中央規定的節支率,

  16省已成立省級公車改革領導小組

  多省份尚未公佈方案

  除了補貼問題,中國經濟網注意到,在公佈方案的省份中,目前只有陜西、廣東2省進入了公車拍賣的環節,就在本月5號,廣東也才舉辦了首次公車拍賣,103輛公車僅有2輛未拍出。剩下已公佈方案的3個省份還未進行公車拍賣。其他省份的進程更加不一致,大多數省份的方案都在制定或者報送審議過程中,尚未進入實施階段。

  有媒體認為,對於廳級幹部來説,公車意味著權力和政治待遇,不只是上下班有專車接送,還省去了領導自駕車的麻煩,這也正是公車改革的難點所在。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披露,今年截至6月30日,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920起,其中違規配備使用公車問題最突出,達4260起,佔30.6%。公車問題的突出更加表明地方公車改革進度的滯後和拖遝,也意味著公車改革的推行勢在必行。

  專家表示,多地視中央級別的車改為“風向標”,但各地情況複雜,在方案制定中有多重困難和顧慮。目前一些省份未對外公佈車改進度,是由於期望減少對社會的震動,主要是擔心車補引起社會輿論壓力。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雖然各省推動公車改革的動作比較慢,但是各省都非常重視此次中央下達的任務,據統計,目前我國至少有16個省份已經成立了省級公車改革領導小組,並設置辦公室。小組組長一般由省長或副省長擔綱,辦公室領導成員一般包括省級發改委、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廳、審計廳等部門負責人。除此之外,各個省份都積極調研,在陜西車改方案出爐後,多省份慕名前去“取經”,江蘇、湖北、安徽、天津、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河北、重慶、湖南、雲南、山東、河南等省都前去交流學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