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歐盟的“領導困境”
- 發佈時間:2015-09-01 07:39:00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德國聯邦議院近日高票通過第三輪救助希臘方案。如果這一方案進展順利,希臘將獲得860億歐元的貸款,其債務與經濟危機有望緩解。回顧歐盟救助希臘的過程,德國的作用至關重要,也不乏爭議。
在歐洲各國經濟普遍下滑的形勢下,憑藉強勁出口的德國經濟穩健復蘇,可謂一枝獨秀。然而身為歐盟的核心成員國,如今的德國僅僅獨善其身是遠遠不夠的。面對希臘債務危機、移民問題、英國退出歐盟、修補歐元區等多重挑戰,德國承擔起解決歐洲各項問題的核心領導角色。這種角色的轉變卻使得素來低調行事的德國人感到無所適從。
二戰結束後,囿于不堪的侵略歷史,德國人急欲擺脫一個有企圖心的國家形象。為此,除了對歷史的深刻檢討外,德國還在發展的過程中掩藏鋒芒,積極參與歐盟的前身,努力使德國不以單一國家的身份被國際社會關注。德國著名作家托馬斯·曼在1953年的一次演講中強調,年青一代的德國人應當放下“德國的歐洲”觀念,而應認同“歐洲的德國”身份。在20世紀80年代,時任副總理漢斯·根舍也指出,德國除了歐盟的利益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國家利益。出於這一理念,德國一直為歐盟的發展盡心用力。從阿登納時代到“統一總理”科爾執政時期,德國為歐洲一體化不遺餘力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樣一來,歐盟崛起的光芒很好地掩蓋住了德國振興的鋒芒。
然而,近年來歐洲政治混亂、經濟疲軟,德國不得不從幕後走到臺前,其任務早已不是聯合歐洲、發展歐洲,而是“拯救歐洲”。作為歐盟領頭羊,德國不得不頻繁出面,拿出歐盟大國姿態來處理歐盟面臨的各種危機。
比如面對希臘的債務危機,儘管德國國內質疑聲沸騰,但在今年7月歐盟峰會上,默克爾還是頂著黨內和國內的雙重輿論壓力,在最終的救援協議談判中向希臘政府做出讓步。這已經是德國在5年內向希臘提供的第三次救助行動。再如非法移民潮問題,默克爾與法國總統奧朗德在8月24日的會談中,共同呼籲歐盟確立統一的難民政策,快速設立歐盟統一的難民接收中心。德國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不僅僅因為歐洲各國和國際社會都將德國定位在“歐盟拯救者”的角色上,德國本身也想借此機會向外界證明:德國是“歐洲的德國”。
不過,要讓外界相信這個“負責任的德國”仍然是“歐洲的德國”,德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如今,德國頻繁牽頭主導歐洲的各項事宜,一些人就不太看得順眼,説德國是“冷酷無情的歐元區霸主”,趁機打壓弱小國家。美國心態比較複雜,知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撰文,稱德國對希臘提出苛刻要求已經違背了歐洲計劃的本意,“今後還有誰敢相信德國的‘好意’”。輿論壓力之下,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不得不在近日重申德國對希臘救助協議的承諾,並表示德國並不希望希臘退出歐元區。
在德國人的記憶中,這種情形似曾相識。1871年,歷史學家路德維希德約就評論道,德國作為一個平衡者來説,自身實力和權力顯得相對過大;但若將其定位為一個領導者甚至統治者來説,德國又顯得實力不足。而當今德國似乎又走進了同一個困境中:既沒有足夠的實力讓各國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又被其他國家當作不小的威脅。德國想要“悶聲”發展的願望在歐洲蕭條的大背景下似乎已經不太可能實現。
作為歐盟的核心成員,現在的德國正在扮演著平衡者與領導者的雙重身份。要如何做一個不被懼怕的老大,這考驗德國人的智慧。
(郭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