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股市震蕩 專家:客觀看待中國資本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8-29 07:1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不少外媒都在報道所謂“中國大跌”,即8月24日發生的中國股市震蕩。同日,全球股市也出現震蕩。一些西方媒體報道稱中國股市拖累了全球股市,《經濟學人》甚至説“中國是這次震蕩的傳播源”。

  就此,新華社記者採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問題專家陳鳳英。她表示,不能完全説因為中國股市的下挫引發了全球股市震蕩。中國資本市場與世界其他國家資本市場有同也有異,應客觀看待股市震蕩,無需對中國經濟過度擔憂,更不應無端指責中國。

  陳鳳英説:“全球股市走強的時候,中國股市並沒有走強。今年開始美國股市一直在穩定調整,但中國股市曾經上漲,可見兩者並不同步。”

  她認為,中國股市下跌對於全球股市的影響只能説是“溢出效應”,外界因中國股市下跌擔憂中國經濟,而擔憂的原因在於國際社會一直希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繼續支撐世界經濟增長。她指出中國股市和中國實體經濟存在一定的隔離度,但是中國領導層有能力,外界不必過度恐慌。

  同時,陳鳳英認為應該全面、客觀看待地這次全球股市震蕩,她説這依然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後續發展。

  陳鳳英解釋説,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後實施量化寬鬆使得大量資本流出,帶來了資本氾濫,市場於是在這段時間裏適應了這種寬鬆的流動性,而美國流出的資本大多流向了新興市場。但是,美國于2014年11月收緊,當時的資本回流使得包括俄羅斯、巴西、土耳其、南非、哥倫比亞等新興市場受到了很大影響。“同樣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自今天6月份開始出現股市震蕩,這是一環扣一環,連貫發生的。”

  另外,陳鳳英認為中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對世界經濟復蘇、增長的貢獻不能被忽略。

  陳鳳英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對全球經濟主要有三大貢獻,功不可沒。第一是保證了世界經濟的增長,使世界經濟不陷入“大蕭條、大衰退”。第二是促進國際貿易,中國在鐵礦石,鎳,鋅,石油,電等方面的大量需求激活了世界經濟,同時中國作為一個引資國,同時又是一個非常大的投資國,每年大量對外投資,非常難得。第三是國際經濟合作,“如果沒有中國這樣參與全球合作,世界經濟肯定恢復不到今天”。(楊舟)(新華社特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