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國媒體熱議中國股市股民

  • 發佈時間:2015-06-25 02:35:35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綜合消息 今年的中國股市特別熱鬧。始於去年底的上漲態勢迅速點燃了“全民炒股”的熱情,隨之而來的暴跌暴漲令股民們跟著大悲大喜。就在剛過去的星期五,A股遭遇7年一遇的“端午劫”,引發網上和微信朋友圈各種吐槽。伴隨中國火熱股市的還有外界的關注。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外媒有關中國股市的報道明顯增多,最近尤甚。在他們的描述中,中國股民“形象鮮明”——素質不高、“為股癡狂”;中國股市常令專業分析師們“測不準”——因為它“不按常理出牌”。但這不影響中國這個大市場吸引力越來越大,國際化程度逐步加深。“支撐中國股市的最重要因素是中國的國情發展,而這只有中國人最能理解”,一名持續跟蹤中國股市的英國資深金融分析員對記者如是説。

  覺得中國股民專業知識不夠

  “33歲的李勝男(音譯)是上海一家消費品企業的銷售助理,她不久前打電話給朋友尋求投資建議。她想知道是否該用自己的公寓做一筆抵押貸款,然後用這筆錢投資中國紅火的股票市場。‘我之前從來沒有炒過股,但3月以來,我的朋友和同事似乎都賺了錢,所以我坐不住了’,她説。”

  “在中國東部城市鹽城,一名從事製造業的企業主今年早些時候關閉工廠,解散了近百名工人。雖然他每天照舊去廠裏,卻是為自己的公司炒股。”“上海家庭主婦張曉琳(音)通常將其1/3的家庭開銷用於網購,如今她正將更多時間用於看股票。”“在陜西省南留村,果農劉建國(音)將8萬美元投入股市。”“一名正在炒股的中國退休司機表示,當股市大漲時,越來越多的人會進入股市,否則幾乎沒人炒股。”

  與國內媒體常突出報道的股市暴跌、股民賠慘現象不同,上述人物是外媒報道的中國股市故事的主角,他們大多知道股市有風險,但由於缺乏專業知識,仍被形容為在股市裏“盲目亂飛”。

  今年3月31日,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發表題為“中國計程車司機也在討論股票”的文章,文中援引西南財經大學一項調查稱,中國股市的新入市者大半是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大部分只有中學學歷,而且擁有的資産相對較少。

  這項去年下半年針對4000戶中國家庭的調查影響很大。雖然深交所就2014年初到2015年3月31日之間的深市個人投資者開戶情況進行的調查顯示,深市高中及以下學歷新開戶投資者佔比僅為19.67%,低學歷投資者開戶佔主導的局面已一去不復返,但前述調查已經引起很大關注,其結論也廣為流傳。

  德國柏林財經記者薩皮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説,與中國股民相比,德國股民明顯投資經驗更多。她看到報道説,中國新開戶的股民有67.6%甚至沒有讀完高中,而德國幾乎沒有不讀完高中炒股的。中國股市投資者較低的教育水準和專業知識將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英國《金融時報》5月22日的一篇文章也寫道,中國股票莫名其妙的漲跌與基本面毫無關係,因為參與其中的賭徒們連“市盈率”都寫不對,有些根本不識字(假如有關中國內地許多開戶人沒什麼文化的報道真實的話)。

  據報道,今年4月,A股首度突破2億戶。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稱,第一季度新開股票交易賬戶同比驟增433%,達到約800萬個。這些新增賬戶有超過62%是二三十歲的投資者開通的。新華社稱這些新投資者受教育程度較高但經驗不足。

  “測不準”中國股市表現

  “預測中國股市只有錯與更錯。”美國彭博社5月底的一篇報道稱,一年前,那些關注A股最大50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師預計相關股票會漲28%。結果顯示,他們的預測太不樂觀,在降準降息刺激下,散戶蜂擁而至,一舉把這些股票推漲111%。此後,隨著目標價格不斷被突破,分析師們只能抓狂地上調預期,再上調,再再上調。

  彭博社的報道勾起了一個老話題,即對中國股市“測不準”。CNN不久前的一篇報道稱,中國內地的股市比“澳門賭場還要刺激”。文章對中國股民的交易偏好進行了分析,稱統計顯示,中國股民的交易次數遠高於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等發達國家。短線頻繁換手本來是投資的一個忌諱,可這個箴言對中國股民來説好像失效了。

  美國矽谷投資人王川對記者説,中國股民投資的風格大多是技術型的,看走勢,追逐炒作題材,而不是去分析股票後面的資産的真正價值。股市暴漲的另一個方面,是人們普遍缺乏一個有好回報的投資渠道,過去一年上海股指表現讓還未入市的人分外眼紅。當然美國投資者也好不到哪去。人性中的貪婪、攀比各地都一樣,長期投資回報基本和學歷沒有什麼太多關係,美國的大部分基金經理長期表現,也無法超過市場指數。

  英國UBS投資銀行從事風險控制和交易的阿蘭·沙龍對記者説,中國股市過去一年來一直估值過高,很多公司的股價大大高於公司本身的市值,這就是為什麼大量熱錢會涌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股市簡直就是投機者的天堂。投機者大可以利用這樣高於市場預期的估值大賺一筆,當然,也有人虧得血本無歸。”

  “誠然,中國股市是投機天堂。不過,任何地方的股市或多或少都是。沒錯兒,這恰恰是股市的主要吸引力所在。”英國《金融時報》投資編輯詹姆斯·麥金托什寫道,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的分析或許是最妙的,他把股票比作一場選美競賽,關鍵不在於選擇最漂亮的參賽者,而在於預測人們普遍會認為哪位參賽者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

  “我不認為中國股市在繁榮之下,格外充滿不確定性”,英國智庫牛津分析研究所資深金融分析研究員維尼薩·羅斯對記者説,投資市場的風險是全球性的,今天的股市和百年前的股市一樣,風險和收益始終共存。她認為,中國股市的成敗在於有多少投資者願意看到中國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的方式,在國內市場長期安心發展,成為行業的百年老店,而不是通過融資為自己獲取短期利益。

  不僅是一個熱門話題

  一直關注中國股市的德國法蘭克福資深投資者弗賴貝格對記者説,中國經濟下降,但股市上升。這似乎不合情理,但與國際股市形勢一致。他分析道,美國經濟近兩年增長緩慢,也就2%多一些,但大發貨幣致股市大漲。歐洲經濟遠沒有走出危機,但歐盟也搞寬鬆貨幣政策,各國股市上漲近100%。中國股市之前20年被稱為“世界最不賺錢的股市”,但去年以來,中國股市越來越開放,更加國際化。中國的貨幣政策更加寬鬆,降息、降準與國際如出一轍。未來,中國股市的發展很可能“隨國際大流”,該高時高,該跌時跌。

  在外界看來,中國股市走向國際化值得期待。去年11月,“滬港通”登場,這是首個將中國內地與外部世界連接起來的市場機制。高盛在當月發佈的報告中稱,中國放鬆投資流動,使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資本市場之一。對國際投資者而言,“港滬通”為世界提供800多家公司的投資機會。“不清楚這樣的好機會以後還會不會有。”荷蘭國際集團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蒂姆·坎墩評價道。

  事實上,國際財經界正在期待“深港通”。“中國將成為第二大股市超級大國”,德國《世界報》對此前景評論稱,如果香港、上海和深圳股市能夠實現互聯,就會催生一個資本市場規模達13萬億美元的股票市場。目前紐約的股市仍然領先,但排名第三的東京股市市值只有大約4萬億美元。

  “股市正在成為中國的一項重要國家戰略。”德國科隆大學東亞經濟研究學者羅多夫對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目前處於轉型期間,GDP增速從兩位數降至7%左右,樓市蕭條,內需增長緩慢,全民創業成為社會共識。這需要大量資金。最近的牛市有很大的政策主導因素,最大的特點就是股市的流動性更強了。

  但對於該不該投資中國股市,海外投資者有疑慮。此前已經出現外國買家搶購中國股票的熱潮,但從中國股市撤出的資金也不少。阿蘭·沙龍告訴記者,對於私人投資者而言,進入中國股市時要謹慎。

  不過,各大金融機構仍然願意為研究中國股市投入時間和精力。據媒體此前報道,從摩根士丹利到中信證券,不少知名投資銀行著手在香港和上海尋找A股研究分析師。摩根大通已任命新中國區研究主管,希望擴大其中國資本市場給影響力。

  “如果中國股市按市值計算在全球資本市場中佔比為18%,那麼一位在全球有投資戰略部署的基金經理雖然有可能降低手中中國股票的投資比率,但卻無法完全忽略中國股市”,德國《世界報》寫道。英國《金融時報》稱,外國基金公司可能還沒有以中國市場為基準,但如果不設法跟隨中國股市上漲並分享溢出效應,它們的業績就可能落後於人。“(中國代表著)一種趨勢,不僅僅是一個熱門話題”,法國興業銀行的斯特凡納·盧瓦索説,“並不是每一項中國資産都像阿里巴巴那樣在紐約上市——投資者最終必須到中國香港和內地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