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行儲戶身陷“如意金積存”騙局

  • 發佈時間:2015-08-28 08:30:4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譚暢 咼淩霏

  因為中了騙子“如意金積存”圈套,張浩的妻子在工商銀行賬戶上的6萬多元錢不翼而飛。夫妻倆急得兩晚沒合眼,這是他們一年的生活費。據記者統計,2015年7月以來,全國各地至少有800名工行儲戶遭遇了這一騙局。其中,被騙錢的有350人,單筆被騙金額最高達7.9萬元,合計約275萬元。工商銀行方面表示,總行已向公安部門報案,並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張浩認為,是工行網銀存在的安全隱患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因此其損失應由工行賠償。2015年8月17日上午,包括張浩在內的16名受害者來到工行上海分行討説法。同日,廣州、北京兩地受害者也分別趕到所在地的工行分行及銀監部門要求賠償。

  騙子潛入賬戶,買黃金設局

  2015年8月13日晚19時許,張浩的妻子突然收到一條工行扣款短信,其賬戶中的7.6萬餘元全部被支出購買了“積金積存”。

  “如意金積存”是工行于2009年推出的一項業務,分如意積存和積金積存兩種。工行儲戶在既有賬戶內建立如意金積存賬戶後,可以主動積存或定期積存工行的如意金條,通俗來説就是購買黃金。對於積存的如意金,客戶既可贖回獲得現金,也可到工行提取實物。

  張浩的妻子對這項業務聞所未聞,也弄不明白“積金積存”為何物。驚慌失措的她只知道,賬上的錢真的被支出了,賬戶餘額只剩0.5元了。

  這時,一個自稱“拍拍網客服”的人打來電話,詢問她剛才是不是購買了7萬多元的遊戲卡,如果不是本人親自操作的,他們可以協助退款,但需要告知她手機上收到的短信驗證碼。扣款短信是真的,退款電話應該也假不了。夫妻倆商量著,反正卡裏已經沒有錢了,説不定給了驗證碼錢就回來了。

  給了“拍拍網客服”驗證碼後,張浩的妻子果真收到賬戶資金變動的短信。當賬戶餘額接近兩萬元時,“拍拍網客服”來電稱,這樣退款太麻煩,希望她連接U盾配合操作。直到6萬元錢被轉走,餘額只有1萬多元時,夫妻倆才如夢初醒,他們遭遇了電信詐騙。

  張浩上網查詢得知,這是一種正在各地上演的最新騙局。

  詐騙分子登錄張浩妻子的網上銀行後替她開通了“如意金積存”業務,用賬戶裏的7.6萬餘元替她申購了積存金。騙子通過積存金的申購和贖回造成扣款、退款的假像,騙取了張浩妻子的信任,在拿到快捷支付的驗證碼後再將錢轉入第三方交易平臺。

  密碼是誰洩露的?

  接到騙子的電話時,另一名被騙的儲戶黃哲最關心的問題是,自己的網銀密碼到底是怎麼洩露的。

  黃哲稱自己的密碼設置得相當複雜,和個人資訊也沒有任何關聯。他來到開戶行詢問,工作人員建議他仔細回憶,可能是在平時上網的過程中自己不小心洩露了密碼。工行總行公共事務部負責人汪振寧稱:“經核查分析,在此類事件中,不法分子通過釣魚網站、木馬程式等非法手段獲取客戶賬戶資訊、電子銀行登錄名和密碼。”

  但黃哲不能接受“儲戶個人洩露密碼”的説法。受騙當晚,黃哲加入了“工行如意金積存受害者”QQ群,他發現群友受騙的共同點是在受騙前幾日有大額資金往來。“試問,除了工行伺服器被黑,除了內部洩露外,還能有什麼把我們匯集在這個群裏?”他對記者説。

  “工行一口咬定是我不小心洩露了密碼,我手上有3張卡,為什麼唯獨工行的卡出了事?”上海儲戶諸文説,她實在想不通。還有一位平時只通過工行手機銀行登錄賬戶的受害儲戶甚至將手機交給派出所查驗,據稱未查出異常。

  “密碼是誰洩露的”成了受害者QQ群中的高頻話題。

  “還是要讓公安抓騙子,抓住一問就清楚了。”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何山認為,在密碼洩露問題上銀行推儲戶,儲戶推銀行,不核查清楚就沒法分清責任。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余許昌表示,當儲戶和銀行都堅持不是自己洩露了密碼時,在法律訴訟中只能“誰主張,誰舉證”;但現在工行和儲戶主張對方洩露密碼都缺乏確鑿的證據,因此只能判斷工行在完善資訊系統方面負有更大責任。

  越便利了,就越不安全?

  騙子替諸文購買的一萬元積存金在她的賬戶裏躺了5天。被騙當日,諸文到開戶行要求贖回,大堂經理勸她等“下週一金價漲了”再説。

  “金價漲跌和我有什麼關係呢?這個積存金不是我要買的呀!”諸文詢問大堂經理,為什麼騙子登錄她的網上銀行就能直接操作交易貴金屬,不需要風險評估,也不需要簽署書面協議。

  7名受騙儲戶在提交給中國銀監會的聯名信中援引了其2011年公佈的《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希望以此證明工行“在理財業務開通及購買流程上違規”。據該辦法顯示,商業銀行應當在客戶首次購買理財産品前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告知客戶,由客戶簽名確認後留存。受騙儲戶的邏輯是,如果工行嚴格執行此規定,騙子即使登錄了網銀也無法開通“如意金積存”業務;他們收不到資金變動的短信,也就不會上當受騙。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如意金積存”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理財産品,就像買賣外匯一樣不需要風險評估與“面簽”。

  存款被騙,維權艱難

  截至8月19日,工行“如意金積存受害者”QQ群成員已達808名,他們聊得最多的話題是:損失的手續費由誰來賠償?被騙的錢有沒有可能要回來?

  有一些受害儲戶在微網志、地方論壇上廣泛發帖,也得到了回應。開戶行的工作人員會主動聯繫他們,補償現金,並要求他們簽署一份“客戶諒解書”。而工行蘭州某支行給了被騙儲戶2350元作為“出於人道考慮的補償”,“但不是賠償,咱們得把這話説清楚”,條件是要求該儲戶當場刪掉此前發的微網志。

  邯鄲一名儲戶被騙5000元,他和老婆輪流去銀行,“就跟在行長後面,行長去哪兒我去哪兒”,跟了5天,獲得了一半的補償。行長告訴他,先給這麼多算是私了,總行在開會商量補救辦法,以後如果發了文件再補另一半。他向“難友”們介紹經驗:“你們要是怕丟人,錢就不會賠的。”

  一名廈門的受騙儲戶決定走法律途徑解決糾紛。這也是網友“公交姬”的選擇。7月初,操作“如意金積存”騙局的同一夥不法分子盜刷了“公交姬”的工行儲蓄卡,他決定起訴工行“未盡到資金保管義務”。在他看來,法院是將雙方“拉到一塊兒的契機”,哪怕庭外調解也能解決問題。他建議和銀行産生糾紛的儲戶走法律途徑:“未必要請律師。當責任劃分不明顯時,儘快訴訟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對雙方都好。”(據《南方週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