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關停搬轉”疏解非首都功能

  • 發佈時間:2015-08-28 05:52: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經濟結構繼續優化。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強化産品的設計、研發、試驗、服務等環節,同時將原有的製造環節向外轉移

  簡潔大方的建築外立面,璀璨燈飾點綴的辦公空間,綠草如茵鮮花吐艷的綠化帶……一走進位於國家新媒體産業基地核心地帶的華商創意中心,記者就被其濃濃的現代感吸引住了。很難想像,這片生機勃勃的創意園區3年前還是一個以傳統製造業和生物醫藥産業為主的工業園區。

  華商創意中心負責人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三層高的“創意工場”曾屬於一家生産氮化硅陶瓷製品的高耗能企業。去年,廠房關停騰退,今年4月底完成裝修改造。目前,園區3座廠房已經變身文創、電商孵化器,聚集了文化創意類企業90余家。

  2006年,國家新媒體産業基地落戶北京大興,以新華網、央廣購物、中國搜索、星光影視園等為代表的文化創意企業發展迅速。而作為歷史遺留項目,一批服裝加工、電器製造等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業態仍“盤踞”在基地南區。

  2013年7月,新媒體産業基地啟動搬遷騰退,外遷低端産業,對原有舊工業廠房進行重新規劃、升級改造。華商創意中心所在地塊就通過“騰籠換鳥”,從過去的工業大院轉型為集辦公、商務、休閒、生活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如今,基地內75家工業企業中,已有14家完成外埠搬遷,2017年將完成園區內所有企業産業結構調整升級。

  隨著加工製造類企業搬遷騰退,新媒體産業基地的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14家工業企業轉型為産業孵化器,60萬平方米的空間孵化了近千家企業;佔地7000平方米的原供熱廠廠房改造成高端藝術品展示交易中心;傳統生産加工園區産業結構從原來的製造業為主,轉向電子商務、服務經濟、總部經濟為主。

  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是北京換擋升級的重大機遇。今年以來,北京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經濟結構繼續優化。按可比價格計算,今年1至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1.2%,比上半年回落1.4個百分點。儘管增速放緩,但呈現出穩中調結構、穩中提品質、穩中顯特色的特點。

  有舍才有得。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北京市新增産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實施以來,北京工業産業疏解效果逐步顯現。今年1至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停産80戶。這份目錄同樣促進了北京工業企業的積極轉型,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由單純的製造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發展,更加強化産品的設計、研發、試驗、服務等環節,同時將原有的製造環節向外轉移,強化配套承接功能。

  北京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製造業服務化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企業、大型裝備行業以及北京原有傳統行業中尤為突出,部分企業轉移在京製造環節,在京保留或新設立研發試驗中心。”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示範區的工業企業實現的技術收入和軟體産品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比2011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

  伴隨工業企業關停搬轉而來的,是北京高耗能行業規模收縮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高歌猛進。今年1至7月,北京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1%,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83.3%。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迅速,增加值同比增長55.6%,比上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産量是上年同期的3.2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