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産業開啟低收入農戶增收新天地
- 發佈時間:2015-08-08 03:32:05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慶國
在北京市房山區週口店鎮黃山店村的道路兩旁,零售攤兒一個挨著一個,農産品、水果、手工藝品……長長的道路兩邊圍滿了人。乍一看,記者還以為來到了某個集市,其實,這裡是非常有名的房山區坡峰嶺景區。
據了解,黃山店村在礦山關閉之後,失去了主導産業,村民沒有了主要收入來源,成為房山區一個有代表性的山區低收入村。近年來,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援下,黃山店村依託豐富的景觀資源,大力發展以鄉村旅遊業為主的替代産業,將分散的資金、資源、資産整合起來,集中用於發展鄉村旅遊業,通過“存量資産量化”的方式進行了改革,村民收入由股份分紅(産業股)、工資和民俗旅遊接待院出租三部分組成,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特別是村集體開發的坡峰嶺景區,連續三年舉辦了紅葉節,年接待遊客15萬人,門票年收入達到200多萬元,帶動了村莊餐飲服務業發展和農副産品的銷售。同時,由村委會出資,組織村民開展技能培訓,使村民在景區內就能就業,這樣就解決了一批低收入農戶的就業增收問題。
黃山店村以促進村民增收為根本出發點,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大力發展綠色替代産業,依靠特色鄉村旅遊,實現了村民“月領工資年分紅”,村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由原來的不足1萬元,增長到現在的2萬餘元,踏上了致富路。
産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是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的基礎和源泉。北京市有相當一部分低收入村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有發展特色産業的基礎和優勢,廣大幹部群眾也有發展特色産業的意願。近年來,市、區縣兩級政府積極統籌各類涉農政策、資金和社會幫扶資源向農村經濟薄弱地區傾斜,以低收入村為主體,大力扶持特色産業發展,不斷拓寬低收入農戶增收渠道。2014年,市級財政安排資金4989萬元,按照“有一定産業基礎、近期可實施、能帶動大多數農戶增收”的原則,對66個低收入村特色産業發展項目給予重點支援,涉及農戶20815戶、低收入農戶12531戶。其中,特色種植項目21個,扶持1658萬元;果園建設項目20個,扶持1509萬元;休閒農業項目25個,扶持1822萬元。
除此之外,2014年,北京市進一步完善了工作機制,著重加強政策資源整合,多措並舉,推動低收入農戶增收工作再上新臺階。
編制發展規劃。為加強頂層設計,2014年9月,市委農工委、市農委、市發改委發佈了《北京市農村經濟薄弱地區發展規劃(2014-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規劃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較2013年翻一番,與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低收入村全部消除”的總體目標,並提出了農民增收、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5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及21項具體指標。圍繞目標任務,《規劃》從特色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保障措施等方面對農村經濟薄弱地區發展做了系統設計,著力引導政策、資金、人才、技術、資訊等各類資源要素向農村經濟薄弱地區傾斜。
開展社會幫扶。社會幫扶是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重要方面,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2014年,北京市結合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繼續開展“三進兩促”、“雙百雙促”等活動,持續動員和支援黨政機關、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採取發展産業、促進就業、建設基礎設施、捐資捐贈等多種形式結對幫扶低收入村。據不完全統計,各類社會力量與全市近300個低收入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自2013年以來,累計幫扶資金達到8300多萬元,安置600余名低收入村勞動力就業,每人平均月工資近2000元。
提高社會保障水準。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低收入農戶生活的基本手段,是促進無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增收的主要渠道。2014年,北京市農村各項社會保障水準進一步提高。一是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水準。當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城鄉無保障老年人福利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二是提高新農合保障水準。當前新農合每人平均最低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元。三是提高農村低保水準。當前農村低保最低標準提高到家庭月每人平均560元,其中朝陽、海淀、豐臺、順義、通州、大興等區縣已實現低保標準城鄉並軌(家庭月每人平均650元)。四是提高低收入家庭救助水準。當前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提高到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850元,符合標準的低收入家庭可申請住房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專項社會救助以及臨時救助。五是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水準。當前北京市各區縣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最低為年每人平均10091元,最高達到年每人平均19307元。
此外,北京市還進一步加大了政策傾斜力度,著力改善低收入村的生産生活條件。一是加快推進山區低收入村的搬遷工作。2014年,安排古洞溝村等12個低收入村搬遷,涉及1525戶、3395人,佔總搬遷計劃的55%,比2013年提高了19%。二是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優先支援低收入村。2014年,共安排財政獎補資金6588萬元,支援田間路、村莊排水等123個低收入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佔全年項目總數的30%。
通過一系列的幫扶政策措施,全市低收入農戶增收步伐明顯加快。2014年,全市20%相對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9068元,同比增長12.6%,增幅高於全市農民平均水準2.3個百分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