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邊唱歌,一邊酒足飯飽

  • 發佈時間:2015-08-27 10:32:05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02年杭州出現第一家量販式KTV——銀樂迪至今,到2004年帶自助餐模式的錢櫃亮相,再到2008年走個性化路線的嘜歌殺出,以及帶店內超市的量販式KTV的涌現,量販式KTV已在杭州風光了10多年,這一娛樂方式現今為何遭冷遇?量販式KTV的出路何在?

  原因:量販式KTV過多

  其他娛樂方式分流

  在我們的調查中,70%的人表示,去量販式KTV是為了聚會;可是,有48%的人卻因為沒有時間,而不再去KTV聚會;28%的人換了娛樂方式。

  對於量販式KTV主要消費人群“80後”和“90後”甚至是“00後”來説,現在的娛樂方式太多了。看電影、玩桌遊、搞密室逃脫、泡個性咖啡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KTV的客流。據記者粗略統計,2014年下半年至今,杭城一共開出了60余家密室逃脫遊戲空間,光今年上半年,就開出了14家。

  就在前往“音樂房子”的同一時段,錢江晚報記者打電話給一家密室逃脫遊戲空間,得到的回答是下午所有場次都已爆滿。而詢問另外幾家密室逃脫遊戲空間,幾乎得到了同樣的回答。

  其實,當年量販式KTV的出現,也給其他的娛樂方式帶來了較大的衝擊,如帶自助餐的量販式KTV,就把原來茶樓的相當一部分顧客給吸引了過來,在給自己帶來盈利增長的同時,也衝擊了茶樓的生意。

  好不容易在台北純K逮到的兩位高中生向記者表示:“我們現在很少來KTV了,平時愛約在家裏打遊戲,要不就是約著玩桌遊。”而線上KTV的興起,也逐漸改變了唱歌就要眾樂樂的習慣。例如唱吧,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註冊用戶數超2億,月活躍用戶數千萬的APP。

  業內人士表示,量販式KTV遍地開花,打價格戰,是KTV日子難過的主要原因,而娛樂方式的多樣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他們的主力消費群體——年輕人。

  出路:有的嘗試酒吧化

  有的走餐廳化線路

  曾就職于嘜歌、現任轉塘某量販式KTV經理的小朱,在量販式KTV行業工作了十年。他表示,目前量販式KTV在一線城市已處於飽和狀態,但在二三線城市尚有可發展的市場空間。

  “當下,所有的KTV老總都在頭疼,是不是要轉型,怎麼轉型?”在小朱看來,目前杭城不少量販式KTV已經在行動。其實,過去的10多年,量販式KTV一直在轉型中壯大、成長。

  設個性化主題包房、會員專屬套房、套餐,承辦定制主題party等,總體來説,原先較傳統的量販式KTV會走向更高端化。隨著新一波的調整,杭城的量販式KTV也將面臨一輪大浪淘沙。

  有錢有資本的,隨大流轉型留下來;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的,可能就面臨關門的危機。“畢竟這些調整都是要花大價錢的,沒幾家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小朱説。

  “想要活得很久,就得有鮮明的盈利增長點。例如嘜歌2010年在上海開出一家門店,三年後生意還是沒有起色,老闆就進行了重新裝修,走‘酒吧+量販式KTV’的模式,不僅有表演,還去包廂化,生意很好。”小朱認為,這中間的營利點主要是酒吧。傳統量販式KTV模式下,酒水食品佔KTV盈利的80%,其中,酒水佔了70%,食品佔了30%。而增加酒吧項目後,原本的主力——酒水,其盈利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杭城未來的量販式KTV或許也會一樣。據小朱了解,原來的嘜歌武林廣場店就將重新裝修變成這種模式。

  “這不是沒有依據的。近年來,餐飲出現娛樂化的趨勢,那麼,娛樂是不是也可以走餐飲化的路子。單一模式走不通了,不妨可以試著去融合。”

  早年還沒有量販式KTV時,唱歌是跟吃飯一起的,現在,或許又將開啟復古模式,增加吃飯功能。據了解,目前杭城已有量販式KTV這麼做了,川菜、港式餐點、台灣菜、小吃一應俱全。

  也就是説,未來你去量販式KTV可能只是為了喝個酒、吃個飯,順便唱個歌而已。

  不過,在小朱看來,儘管這些服務方式的轉變會帶來一些新的盈利點,但未必會給整個量販式KTV行業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記者手記

  娛樂休閒也有風口

  你跟上了嗎

  都説時尚是輪迴的,但我發現“輪迴”這個詞適用於很多領域。

  每每我們説一件事物走下坡路甚至消失時,過個幾年,它們又高調復出了,甚至比過去更好。就像電影院一樣。

  上世紀八十年代,看電影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事。但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電影院由於數量少、片源少,影院也一度蕭條。萬達影城2004年正式進入電影業,當時全國只有5家萬達影城。而近幾年呢?電影院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甚至大有過剩之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6月,萬達在全國80多個城市擁有已開業影院150家。

  而杭州目前也進入了每月新添一家影城的節奏。支撐它們的,是不斷涌現的高票房。而這高票房背後,是影院適應了市場的潮流,順應了消費習慣的變化,是多廳多場次的放映方式,滿足了更多人的觀影需求。

  目前,量販式KTV的競爭對手有很多,影院就是其中之一。大量的排片,讓影院毫不留情地分散了量販式KTV的客流。

  以前到包廂吃飯,吸引吃貨的其實是吃完後的高歌一曲;如今,唱歌的吸引力已不如當年,而吃依然是廣羅大眾不變的情懷,於是KTV想以吃和喝來拉回大幅流失的客人。去唱歌,其實是為了去吃飯。

  消費者是多變的,娛樂休閒也有風口,關鍵就在於你跟不跟得上。只有你在風口上及時作出調整,更好地發現和順應大家的消費腔調,那麼,説不定風又吹會向量販式KTV。 朱銀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