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手套織出“衛星城”

  • 發佈時間:2015-08-27 10:30: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手套協會會長陳建華表示,我們的企業就是要紮根做手套,把手套這個細分行業做專做細做到極致,不搞歪門邪道,注重自主創新和品質,要相信實體經濟。民企轉型要掌握好節奏,尤其是傳統産業轉型,一定不要貪大,要走高精尖專道路,專注是做好企業的最根本前提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轉型不再是新鮮話題,往哪兒轉、怎樣轉卻成為許多民企乃至地方政府頭疼的一件事。然而,有這樣一個地方,産業切口小,政府不貪大,民企能聚合,最後還成了援疆建設典型,為民企轉型和産業集聚做出了一個小而美的發展樣本——這個地方就是嘉祥,中國手套名城,國家紡織産業集群試點。

  8月20日,本報記者跟隨“走基層,看紡織”中國針織萬里行隊伍,實地走訪山東嘉祥,中國民營企業密集度最高、最有特色的手套集群生産基地。

  思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紡織産業近兩年的集群現象非常明顯,目前集群産值超過總産值的2/3,一半的産業集群總産值超過百億,福建長樂紡織産業集群甚至在2013年的時候超過了千億。可以説,紡織産業近幾年出現的是‘小政府、大産業’的特徵,二三線城市,甚至縣域經濟下政府支援的産業集群,發展得非常迅速。”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對本報記者如是説。

  縣域經濟下的産業能夠集群化發展,往往是因為切口小,産業有特色,還能直接帶動和消化當地的勞動就業。比如嘉祥。

  嘉祥縣副縣長王從奇用一組數字為記者説明嘉祥手套産業為當地做出的貢獻:“在創業帶動上,嘉祥縣現有手套生産加工和配套企業200多家、加工戶500多戶、年産手套600多萬打,直接帶動了5萬多人的就業,加工戶覆蓋了全縣80%以上的村居,形成了‘總部經濟+分廠+加工戶’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又帶動了50多家輔料生産、設備供應等配套企業,根據這種情況,又興起了物流、運輸、商貿仲介等10多家的規模服務企業,最終打造出了嘉祥縣‘創業帶發展’的新格局。”

  嘉祥古傳是麒麟發祥地,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也是宗聖曾子故里和中國魯錦之鄉。儒家文化和漢文化深刻影響著當地的政商關係。記者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地的民企談起政府説得最多的是“給政策,但不過多干涉企業發展”;與當地政府談起如何幫助企業,政府官員説得最多的卻是“幫企業扭轉思想”。

  “學而優則仕,在嘉祥人民心裏根深蒂固,這邊的民企老闆大多都受過高等教育,典型的儒商,我們甚至需要不斷做他們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去好好賺錢。”嘉祥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對記者説,“我們這兒的民企老闆鄉土情結都很深,企業做大了也很少往外走,反而帶動了當地的全民就業。所以作為政府,只要給企業政策支援,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就好,很省心,不用多管,他們自己就會發展得很好。”

  特色:小企業幹出大事業

  記者了解到,嘉祥手套擁有防寒、滑雪、打獵、射擊、運動、針織等六大系列上千種手套産品的生産加工能力及60余項專利産品,其中滑雪手套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62.58%,國際市場份額佔有率達76.38%,是全國産量最大的滑雪手套生産基地。

  “嘉祥現有自營出口權企業24家,自主品牌20多個,産品銷往歐美、日本、南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國50多個主要城市設立行銷機構,是雙星、李寧等名品牌的主要加工基地。”中國手套協會會長、濟寧市劍華中興滑雪製品公司董事長陳建華為記者介紹説。

  早年的陳建華是政府部委裏最年輕的幹部,他曾把中國的水泥賣出國門,又臨危受命接任並救活了即將倒閉的國企服裝廠,當初嚴格到近乎苛刻的股份制改革,讓企業迄今受益,嚴守紅線規範化經營,讓民企當年“被貸款”浪潮中沒有受到任何牽連,迄今沒有1分錢壞賬和大額欠款。

  “要相信實體經濟,民企轉型要掌握好節奏,尤其是傳統産業轉型,一定不要貪大,要走高精尖專道路,專注是做好企業的最根本前提。”陳建華對記者説,“我們的企業就是紮根做手套,把手套這個細分行業做專做細做到極致,不搞歪門邪道,注重自主創新和品質,在微笑曲線兩端下功夫,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資金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做到市場前三名。”

  産業援疆:手套織出衛星城

  嘉祥手套産業的發展也為援疆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地緣優勢,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和中巴經濟走廊廊橋的國內起點。國家級規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公佈後,山東嘉祥縣以手套産業作為切入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開始加大對新疆英吉沙“點對點”地深入合作。

  記者通過濟寧市援疆指揮部了解到,不久前,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趙洪分別與嘉祥縣政府副縣長王從奇,新疆英吉沙縣委、縣政府常委副縣長、政協黨組書記胡德生,簽訂了《嘉祥縣手套産業升級與發展規劃報告》及《新疆英吉沙戰略合作協議》。

  濟寧中興手套集團與英吉沙縣簽訂正式協議:項目總投資5億元,採取“總部示範工廠+衛星工廠”的經營模式,完全建成後可年産滑雪手套200多萬打,年銷售額8億元,利稅1.6億元,實現就業3000人,預計3-5年可達到帶動萬人就業的目標。

  “我們在新疆英吉沙工業經濟園建設了裁剪中心、包裝中心和物流中心,在原職業中專舊址建設孵化示範工廠,在縣城周邊鄉村建設了30個衛星工廠,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重點鄉鎮為依託,向全縣多數鄉村輻射傳導的手套産業格局。”陳建華對記者説,“這樣就可以把手套産業園打造成科工貿中心,把鄉鎮打造成産業聚集區,把農村打造成手套生産專業村。能真正實現讓當地群眾務工不離村、務工不離家,就地就近就業,徹底解決在疆企業招工難和農村就業難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中興集團的前期物資設備已經運達英吉沙縣,對第一批招收的200名學員開展了技能和管理培訓,目標是培養成中興孵化工廠、衛星工廠的核心管理員工及生産技術骨幹。9月份即將開展第二批3000人的職業技能培訓,並帶動刺繡、印刷、噴膠棉、刀模等行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訂單為引領,緊盯全球市場的山東新疆雙中心、海路陸路雙通道的生産格局。

  大而廣不如小而美,小手套也能織出衛星城。民企轉型,産業援疆,可以預見的未來,英吉沙將成為全疆最大的手套産業生産基地,以中興手套集團為龍頭的民營企業在産業援疆的同時,提高了對中亞、南亞、俄羅斯、歐盟的市場佔有率,為未來紡織服裝企業在新疆進行産業轉移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