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紅頂仲介”,摘帽刻不容緩

  • 發佈時間:2015-08-26 15:31:11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廖志慧 實習生 魏馮 裴如意

  “紅頂仲介”,一種不斷蠶食改革紅利的“寄生蟲”,正在被清除出體制。

  這是從上至下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

  今年5月,省紀委與省編辦牽頭,開展“紅頂仲介”專項檢查活動,劍指住建、國土、環保、消防、安監、農業六大行業。8月初,我省正式下發《關於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仲介服務、重點整治“紅頂仲介”的通知》,對“紅頂仲介”宣戰。

  破除壟斷迫在眉睫

  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社會上流傳的這一順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一些紅頂仲介的諸多違規、違法亂象。“紅頂仲介”亂在哪?省編辦透露了一個故事。

  一位重慶商人到我省某地投資房地産項目,項目從提出到辦完前期手續,花費了一年多時間。其中有3個多月的時間都耗在了圖審中心。“沒有別的選擇,該市州僅有一家圖審中心承擔圖審仲介服務。”

  環節多、耗時長、收費亂、壟斷性強等問題,是“紅頂仲介”的通病。

  以環評為例,我省共有8家甲級環評機構,每家分別從事不同的行業領域,這些機構由於資質限額的管控,省內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形成了天然的行業壟斷。儘管放開市場準入,但省外其他環評機構所佔份額仍然偏低。2014年,省外環評機構在我省從事環評業務的總收入,只佔全省環評業務收入的13%。

  更令人心痛的是,政府簡政放權在做減法,而不少“紅頂仲介”卻在蠶食簡政放權紅利。一個項目審批下來,耗在仲介的時間甚至達到整個審批時間的1/3。

  清除“紅頂仲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斬斷隱性利益鏈

  從檢查結果來看,全省共有1754家從事仲介服務業務事業單位、部門所屬及管轄仲介組織、法律服務機構未與主管部門完全脫鉤;78.2%的行業協會屬政府部門發起組建,官辦色彩較濃,行政依附性強。“紅頂仲介”頭上戴著的“紅帽子”,或明或暗影響著仲介市場的公平競爭。“有的仲介組織違規參與政府項目、資金申報,獲取非法利益,有的部門購買服務不公開、不透明;有的依附部門職能強制和搭車收費,為部門充當小金庫,私分濫發,利益共用。”省編辦指出。

  人員兼職取酬也十分普遍。2014年下半年,省委組織部會同省民政廳,對退離休幹部在社團兼職的情況進行了清理。

  截至去年底,4288名退離休幹部退出了所兼任的社團職務,仍有2260名退休領導幹部繼續在社團兼職。經過清理規範,原在社團兼職的已有65.5%辭去了兼任職務,超齡超屆的全部清退。在社團領取薪酬、獎金、津貼等報酬的行為全部終止。

  省直行政審批仲介年內脫鉤

  杜絕“紅頂仲介”,關鍵在於脫鉤改制,加快市場化。

  8月10日,省環保廳下屬的環評仲介機構——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正式脫鉤。研究院環境影響評價中心、生態中心等2個科室60人,目前已轉移到中南建築設計院入職。“過去,光靠環評業務,研究院可以彌補大量事業經費,脫鉤後,我們也要尋找新的出路。”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鋼表示,脫鉤後,研究院可以更專注于科研和政府諮詢,目前正在開拓環境污染損害評估,地、市、縣生態建設規劃等新業務領域。

  省編辦介紹,根據2013年以來的清理自查情況,共確認省直有119家事業單位從事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今年基本完成脫鉤改制任務。

  對仲介服務,我省將實行清單化管理。對沒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的仲介服務事項一律取消,各地各部門自行設立的一律取消。確需保留的仲介服務,明確仲介服務事項的各類資訊並向社會公佈。

  仲介服務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取消區域性、行業性或部門間仲介服務機構執業限制,取消現有的限額管理規定,嚴禁通過限額管理控制仲介服務機構數量。

  仲介組織信用資訊公示,仲介機構信用等級評級管理辦法和黑名單管理制度也將加快建立。省編辦介紹,“紅頂仲介”專項整治投訴舉報電話7月初已正式開通,群眾可撥打027-87135151舉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