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環保 > 正文

字號:  

環保部肅整紅頂仲介 拒批雲南昊順等28家機構申請

  • 發佈時間:2015-05-05 07:31:4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彪  責任編輯:朱苑楨

  環保部整治環評市場的問題,已經推向深處。

  近日,環保部發佈《關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審查結果(2015年第三批)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登出了兩家環評機構資質,不予批准28家機構資質相關申請。《每日經濟新聞(微網志)》記者注意到,這其中有多家機構具有官方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加上前兩批環保部不予批准的機構,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50家機構的申請被環保部拒絕批准,遠超去年全年的總和。

  “紅頂仲介”申請被拒

  今年以來,環評機構的整頓工作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特別是今年2月中央巡視組曝光了許多環評機構的問題後,各界的注意力都聚焦到這一關係社會民生的問題上來。

  2月9日,中央第三巡視組向環境保護部反饋專項巡視情況,反映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其中包括:未批先建、領導幹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紅頂仲介”現象突出、環評機構資質審批存在“花錢辦證”現象、環評審批中腐敗問題易發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為此,今年3月環保部公佈了《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全國環保系統所屬環評機構在2016年底前全部與環保部門脫鉤。

  此次環保部發佈的《公告》指出,因資質有效期滿未獲延續,登出武漢華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機構資質;不予批准雲南昊順環評諮詢有限公司等28家機構資質相關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8家機構中,包括寧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河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多傢具有官方背景的機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此次《公告》的28家機構被拒絕資質申請外,環保部在此前的兩次審查中已經先後拒批了6家和21家機構資質申請,且涉環保系統環評的“紅頂仲介”機構較多。

  對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專家組成員趙章元對記者表示,以前在環評管理上較松,導致了一系列環評問題出現,現在對於環評市場的整頓在加嚴、加快。

  專家建議財政批撥環評費

  除了強化對環評機構的入場資質“把關”,環保部同時也在加強對已有問題的整治工作。

  針對中央第三巡視組提出的反饋意見,環保部于4月30日制定《關於印發〈環境保護部巡視整改落實事項責任清單〉的通知》。根據通報,已集中對存在問題的63家建設項目環評機構和22名環評工程師,作出取消資質、縮減評價範圍、限期整改的處理,並向社會公佈。

  實際上,在今年兩會期間的答記者問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曾提出,徹底解決環評“紅頂仲介”的問題,決不允許“卡著審批吃環保、戴著紅頂賺黑錢”。深化環評制度的改革,要讓它陽光化,壓縮環評審批權的空間。

  同時,根據環保部部署,接下來將要大力推進修訂《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一步改革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制定環評審查工作細則,明確審查環節、內容、標準及不當行為需承擔的後果。

  趙章元認為,環評問題上最大的問題在於環評機構拿錢後,替污染企業説好話,需要將環評機構和企業之間進行利益脫鉤。

  為此他建議,環評費用通過政府財政批撥,就能避免和減少企業與環評機構相勾結的現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