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脫貧,就不脫鉤”
- 發佈時間:2015-08-19 05:28:1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向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有針對性地解決村級組織管理能力不強、經濟發展方向不清、服務群眾缺乏抓手等問題,遼寧省向全省農村派駐的1790個駐村工作隊發揮政策優勢、技術優勢、資源優勢,積極幫扶貧困村找項目、投資金,為推動貧困村脫貧致富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扶貧效果明顯。
當下,有這樣一群人正活躍在遼寧各地農村:在田間地頭,他們挽起褲腿與村民同勞作,甩膀大幹;在農戶家裏,他們與村民促膝長談,傾聽民聲;在村部辦公室,他們建立貧困戶檔案,制定扶貧規劃……
他們就是遼寧省向貧困村派駐的駐村工作隊。
5300人駐村扶貧1790個村
2014年7月,為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實到基層,在聯繫基層、服務群眾中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作風轉變,遼寧省委省政府從省、市、縣3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抽調5300多名幹部,每3人組成駐村工作隊,深入到1790個貧困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
目前,遼寧省還有214.4萬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不僅僅是貧困農民的熱切期盼,更是遼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補齊的“短板”。2014年,遼寧制定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專門把向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作為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的重要舉措,著力解決村級組織戰鬥力不強、經濟發展方向不清、服務群眾缺乏抓手等問題。
為確保扶貧工作效果,遼寧省按照政治素質過硬、協調能力較強、工作作風紮實、適應農村工作的標準,從省、市、縣3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重點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組成駐村工作隊,把駐村工作作為培養鍛鍊年輕幹部的重要措施。
遼寧省委組織部等單位專門下發管理辦法,建立駐村工作隊幫扶檔案,實行實名制管理。各級組織部門和扶貧部門安排本級選派的駐村工作隊與鄉村黨組織簽訂“目標承諾書”,作出“不脫貧、不脫鉤”的莊嚴承諾。
從“水上油”到“水中魚”
于錫明是審計署駐瀋陽特派員辦事處機關工會主席,去年8月,按照遼寧省委省政府要求,受辦事處黨組指派,作為工作隊的一員,帶著黨組織關係到二道河子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走上了3年的“村官”路。
一套桌椅,一張床舖,一部電腦,一個臉盆,構成于錫明在彰武縣的“家”。在彰武縣二道河子鄉二道河子村村部這間樸素的辦公室,他已經住了一年。一年間,他幹成了兩件大事,贏得當地村民和幹部的肯定。
自上任第一天起,于錫明就挨家挨戶走訪全村6個自然屯的463戶農家。他手裏拿著本子,問人口,問收入,問困難。經過調查,他發現並總結出了全村的致貧原因和發展優勢。他認為,基礎設施差、産業結構單一、集體經濟空殼是制約貧困村發展的主要問題。隨後,于錫明就如何實現二道河子村3年脫貧致富問題,與該村兩委班子及黨員代表、農民代表、6個村民組長及貧困戶進行了深入交流,蒐集群眾意見建議上百條,並根據實際採納了5條合理化建議。
在於錫明的眼裏,他盯住的首要問題是農民的産業。去年審計署駐沈特派辦為二道河子鄉協調幫扶資金428萬元,有77萬元花在了二道河子村,其中用50萬元建了500畝的樹莓基地,市場銷量非常好,使得産業脫貧效果明顯。于錫明發現,這裡的老百姓還很會種植芝豇,他建議,下一步可以發展專業合作社,壯大這一産業。
于錫明瞄準的第二件事,是該村的環境問題。他通過與相關部門積極聯繫,協調資金10萬元,對該村6個自然屯的37條道路進行了整治,清理了多年來各種死角垃圾900多噸,鋪路基使用砂石3萬多立方米,使該村村屯道路連成一片,面貌煥然一新,解決了百姓出行難的問題。
一年之後,成片的芝豇種植基地出現在二道河子村,成了村裏致富的新支柱産業。村裏男女老少都對這個省城來的村官豎起了大拇指。于錫明説,村官雖小,責任重大。搞不好,百姓是水,官就成了油,不能融合;搞得好,百姓還是水,但官就成了魚。
據介紹,遼寧各駐村工作隊普遍會同村兩委制定3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幫扶計劃,引導農民圍繞市場需求調整生産結構,培育和發展優勢特色産業。進村僅半年,遼寧駐村扶貧幹部就為當地爭取扶貧和支農資金2.8億元,發展“一村一品”農業項目464個,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455個,引進合作企業183個。
俯下身子感受泥土芳香
一年來,遼寧的駐村扶貧幹部牢記組織重托,不負群眾期望,堅持身入、心入、融入農村,上接“天線”尋資金、找項目,下接“地氣”攏隊伍、聚民心,努力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村民馬佔華家一直沒看上有線電視。2014年,在當地駐村幹部的努力下,沒花一分錢就給老馬家鋪好線路,讓全家人看上了數字電視。馬佔華高興地説:“以前電視沒信號是常事,現在,能收到好幾十個臺,這是駐村幹部的功勞。”
在彰武縣雙廟鎮三台子村工作的駐村幹部,僅用半年時間就幫助村裏建起了文化廣場。這讓當地村民十分震撼,村民張金堂説:“我們老早就想建個廣場給大家活動用,一直沒弄成,不承想駐村幹部半年工夫就給咱們建好了。”
遼寧省農發行駐村工作隊隊長兼臥牛山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姜維新深有感觸地説:“真是不到農村,不知道農村工作艱苦、重要,又很薄弱。我們只有俯下身子才能感受到泥土的芳香。”
華夏銀行駐村工作隊進駐彰武縣平安村後,新上任的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成武發現平安村的每人平均耕地不是很多,借著示範帶建設的契機,他提出了修建大棚的構想。平安村的村民們曾經吃過大棚的虧,現在又提起這事,大家都不太贊同。於是,週一到週五,他留在村裏做群眾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見;一到週末,他就趕回省裏,與領導溝通,跟原單位聯繫怎樣資助平安村把大棚建起來。在他的溝通下,通過多次考察了解,華夏銀行最終決定,每個棚資助2000元,一共拿出60萬元幫助平安村修建大棚,發展棚菜産業。這實打實的惠民資助打動了平安村的村民,也感動了眾多的鄉親。去年,平安村新建大棚300多棟,棚菜事業轟轟烈烈地發展起來。李成武又在全行發起了“愛心蔬菜”活動,聯繫瀋陽“放心菜籃子”實地洽談購銷事宜,為棚菜銷售拓寬了渠道。
一個好的村班子,是農村脫貧的根本所在。貧困村的農民都説,給錢給物,不如建一個好支部。
遼寧省委要求,各級駐村工作隊下一步將通過協助鄉鎮黨委抓班子帶隊伍、選好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指導村黨組織在符合條件的專業合作社建立黨組織,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訓村黨員幹部,提升村幹部能力素質,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努力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