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震後新村展新顏

  • 發佈時間:2015-08-18 05:40:0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6日,雨後的陽光格外燦爛。站在蘆山縣蘆陽鎮黎明新村村口環顧四週,讓人心情舒暢——頭頂的藍天上白雲朵朵,襯托得天空無比潔凈;村後的羅純山上,翠竹青青,掩映著新蓋的一棟棟二層三層小樓;清澈見底的青衣江,穿村而過,留下一串串歡歌笑語。

  兩年以前,在“4·20”蘆山地震中,黎明村損失慘重,全村120戶房屋倒塌,500多戶房屋受損嚴重。

  “我以前的房子是磚木結構的,有七八十平方米,地震時也倒了。”在新村標有“A區24號”的房屋裏見到楊紅時,她正在廚房裏忙碌。領著記者參觀150多平方米的新居時,楊紅感慨道:“沒想到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年多時間就搬進了新房子。”精明能幹的楊紅以前擺個小攤做點小生意,看著村子建得這麼漂亮,參觀的人多,離縣城又近,交通又方便,在鄉鎮和村裏的幫助下,去年7月,楊紅在大門邊挂上“晨曦農家”的招牌,做起了農家樂生意。

  問起一年來的生意,楊紅這樣作答:“到青衣江撿石頭、釣魚的人多,縣城的人來爬山、採蘑菇、採竹筍的也多,生意還可以。買房子加裝修貸了8萬元,兩三年還清應該沒問題。”她還告訴記者,兩個孩子都在外地上班,多出的房子她已出租出去,一年有個上萬元的收入。“但這筆收入不穩定,如果鎮裏村裏有人牽頭辦個鄉村連鎖酒店就更好了,年輕人大多在外面打工,很多家庭都能騰出一兩間房。”

  憑藉地理優勢和自己的勤勞,楊紅的生活不僅早已走上正軌,而且比地震前更加紅火滋潤,而村民茍方華則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走向富裕。在當地,根藝、奇石文化底蘊豐厚,地震前已頗具規模。在茍方華的根藝奇石館,記者看到,以烏木、金絲楠為材料的作品擺滿了陳列架。“一年的收入有個幾十萬吧。”茍方華微笑著説,今年,他收藏的一塊奇石賣了6萬元。

  沿著新村的道路邊走邊看,發現村落依山而建,隨勢而成,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整個村子採用坡屋面與平屋面結合的形式,既傳承了川西民居風貌,又很好地體現了時代特色;路網、供排水管網、排洪堰統一規劃,還建有村“兩委”活動陣地,教育培訓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衛生計生中心、綜合調解中心和農家購物中心,群眾公共服務需求能得到充分滿足。

  村幹部介紹説,黎明新村在建設之初就聘請了四川規劃研究院編制了專門的新村規劃,按照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保護、發展、利用好黎明村的生態資源,走集約、智慧、綠色、低碳的新發展道路。按照“山水黎明、文化新村”的定位,著力建設集農産品生産、農業觀光、親水休閒、養生居住為一體的休閒旅遊新村,立足區域特色,有序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兩年後的今天,美好的藍圖正一步步變成現實。地震中受損的房屋或加固或重建,恢復重建任務已全部完成;一條旅遊生態環線已經通車運作,通組公路、通戶公路,林區道路,田間作業道,旅遊觀光道縱橫交錯;公路沿線景觀和農房風貌全面提升,完善了生態垃圾池、垃圾轉運站、公路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在黎明新村,稀苗木、生態果蔬、林下養殖等傳統特色産業正發揚光大,而城郊鄉村旅遊業又正在成長為村民們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地幹部介紹説,今年全村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有望達到9500多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