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昔日風沙源 今朝後花園

  • 發佈時間:2015-08-18 05:40: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綿綿林海一直延伸到天際,座座風力發電機在綠坡上轉動著潔白的葉片。很難相信,這裡就是從前那個黃沙漫漫、滿目荒涼的京津冀風沙來源地——內蒙古多倫。“多倫從黃沙漫漫變成生機盎然,説明‘風沙源’經過有效治理,完全可以變成‘後花園’。”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説。

  治沙形勢依然嚴峻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明確指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國。隨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和封禁保護區試點等重點工程項目的深入實施,生態保護和治理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土地沙化總體上實現了從擴展到縮減的歷史性轉變。據第四次監測,全國沙化土地年均凈減少171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蓋度增加0.6個百分點。沙化程度減輕,植物多樣性增加,重點治理區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通過10多年的治理,生態狀況明顯好轉,累計完成營造林8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年均增長0.8個百分點,治理區植被蓋度平均提高15個百分點,沙塵暴強度減弱,沙塵天氣呈下降趨勢。

  “雖然防沙治沙成效卓著,但我國荒漠化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張建龍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全國仍有沙化土地173.11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近五分之一。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縣分佈有沙化土地,受影響的人口超過4億。局部地區沙化土地仍在擴展,還有3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亟待保護。土地沙化已成為我國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沙化面積大,影響範圍廣,危害損失重,沙區已成為我國生態最脆弱的地區。

  今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確定了到2020年全國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森林面積要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實現森林資源‘雙增’目標,空間和潛力在沙區,重點和難點也在沙區。”張建龍説。

  沙區成為造林重點

  沙化土地自然條件惡劣,能造林嗎?答案是能。國家林業局經過調查發現,全國50多萬平方公里可治理沙化土地中,大部分具備造林條件。沙區的宜林地佔到我國宜林地的三分之二。

  多倫縣就是沙地造林的成功典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多倫風蝕沙化嚴重,三條沙帶橫貫全境,全縣沙化面積3365平方公里,佔土地總面積的87%。”回顧過去,多倫縣副縣長趙宏神情凝重。2000年國家緊急啟動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多倫由此成為祖國北疆進行大規模生態建設的發端地。通過10幾年的不懈努力,多倫全縣林地面積由2000年的54萬畝增加到現在的293萬畝,佔總土地面積的51%;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現在的31%;項目區林草植被蓋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現在的85%以上。

  “今後,我國造林綠化的重心必須向沙區轉移,防沙治沙已成為林業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張建龍表示,荒漠化治理要區別對待,在總體佈局上,乾旱的沙漠邊緣及綠洲前沿地區,以封禁保護為主,建設防風阻沙體系;半乾旱地區,以綜合治理為主,建立防風固沙體系;高原高寒地區,以保護現有植被為主,修復高原生態系統;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地區,以完善和鞏固農田防護林為主,建立農田防護體系;沿海、沿江、沿湖地區,以生物措施為主,治理鹽漬荒漠化土地。張建龍認為,我國沙化土地面積大、分佈廣、危害重,防沙治沙必須突出治理重點,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按照先急後緩、突出重點、注重效益的原則,優先將主要風沙口、沙化擴展的活躍區、風沙源區、沙塵路徑區和岩溶地區“一片兩江”(滇桂黔片區和長江、珠江)作為重點突破區域,依託現有重點生態工程,重點推進,重點突破。同時,要在重點區域謀劃啟動一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防治重大項目,構築區域性生態防線,由點到面帶動全國沙區和岩溶地區生態狀況整體好轉。

  一個好消息是:目前,內蒙古、新疆、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的造林面積已佔到全國造林面積的三分之一。

  治沙要從産業入手

  在全國現有沙化土地中,具備治理條件的有50多萬平方公里,按目前治理速度,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治理任務,尤其是下一步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自然條件更差,沙化程度更重,治理成本更高、難度更大。

  同時,土地沙化嚴重制約沙區經濟社會發展,沙區每人平均收入遠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全國25%的國家級重點扶貧開發縣分佈在沙區。長期以來,沙區群眾飽受風沙危害之苦,生存空間逐步縮小,居住環境日益惡化,耕地不斷退化,民生問題十分突出,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所在。然而,為了生存,沙區居民又不得不破壞生態。這意味著,防沙治沙要取得長效進展,就必須切實改善民生問題,大力發展治沙産業。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國家林業局計劃在全國建成10個百萬畝、100個10萬畝、1000個萬畝的防沙治沙基地。

  “沙區光熱資源充足,物種資源多樣,土地資源廣闊,發展沙産業的潛力巨大。實踐證明,發展沙産業,不僅有利於調整産業結構,增加農牧民收入,也有利於反哺沙區生態建設,鞏固和擴大防沙治沙成果。”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表示,在嚴格保護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林業部門正著力打造一批特色林果業基地,著力發展精深加工業,能源、沙漠旅遊業;著力建設新疆南疆、甘肅河西走廊、寧夏河套平原、內蒙古阿拉善高原、鄂爾多斯高原等一批沙産業帶,形成産業集群。“像億利資源、東達蒙古王等龍頭企業,帶動沙區優化調整産業結構,提升了沙産業的品質和效益,成功地促進了農牧民就業增收。這樣的龍頭企業要積極培育出一大批才行。”

  “我們始終把防沙治沙同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相結合。”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主任潘迎珍説。目前,我國不少沙區因地制宜建立了樟子松、枸杞、沙棘、長柄扁桃、肉蓯蓉等沙生植物資源基地,形成了新疆綠洲、河西走廊、高原高寒、半乾旱沙區和黃淮海及南方沙區特色産業帶。以木材、飼料、中藥材、經濟林果、沙漠旅遊等為重點的特色産業已經發展起來,推動了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帶動了加工、貯藏、包裝、運輸等相關産業發展。沙區貧困群眾因此得到了就業機會,拓展了增收渠道。

  多倫縣大北溝鎮小河村農戶李俊景,利用沙坡上新造成的林地散養了成群的土雞,年純收入10多萬元。如今,沙産業正為沙區人民脫貧致富作出重要貢獻。以青海省為例,柴達木盆地發展沙地枸杞1.5萬公頃,年産乾果700萬公斤,1200多農戶1萬餘人受益,每人平均年增收2000元,佔每人平均純收入的50%。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等地的肉蓯蓉、甘草、沙漠旅遊等沙區特色産業均取得了較好收益,成為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昔日的“風沙源”,正逐漸變成美好的“後花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