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城市融入大自然

  • 發佈時間:2015-08-17 04:2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彭生智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讓城市融入大自然,努力建設生態文明、全面小康、可持續發展的宜居城市。

  堅持融山諧水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注重人民的感受,更加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發展,才能維護良好生態,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近年來,蘇仙區堅持融山諧水理念,整合水、山、林等生態要素,大力拓展親水、親綠、親自然的空間,努力構建城在林中、城在水邊、人水相親的山水城市格局。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山水名城,美麗蘇仙”建設,努力實現城市與山水相融,初步走出一條綠色、普惠、可持續的科學發展新路。

  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現代産業體系。生態文明建設與現代産業體系構建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一個城市或産業集群的發展如果不從生態倫理的角度來考慮,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産業體系。蘇仙區處於國家級湘南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省級郴資桂“兩型社會”示範帶、省級改革示範區和郴州大十字城鎮群四大建設板塊疊加的核心區域,建設“山水名城,美麗蘇仙”必須緊緊圍繞湖南省委“四化兩型”發展戰略,探索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發展道路,全力構建特色明顯、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産業體系。為此,我們按照“先做謀劃再做規劃,先做環境再做發展”的思路,做好“城區、景區、園區”3篇大文章,著力打基礎、搭平臺、創環境,構建以蘇仙省級工業集中區為核心,以旅遊經濟園、現代商貿物流園、現代休閒農業産業園為配套的“一區三園”産業發展平臺。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先導、傳統優勢産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

  將生態文明建設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結合起來。“美麗中國”目標賦予城鎮化新的內涵。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是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必然選擇。實現二者良性互動,應通過生態文明建設優化空間格局、調整産業結構、轉變消費方式,走集約、智慧、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為了建設山水交融、生態環保、自然和諧、特色鮮明、産業繁榮的現代化城市,蘇仙區凝聚共識,在保持合理的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同時,著力提高城鎮化品質,轉變粗放的城鎮化發展方式,走集約型城鎮化道路,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和諧發展。在規劃建設上,打破鄉鎮區劃界限,按照“規劃對接、基礎共建、要素同享、功能互補”的原則,推動相鄰中心鄉鎮抱團發展;在路徑探索上,通過新城建設、中心鎮建設和新村建設,逐步建立“中心城區—城市組團—小城鎮—農村社區—居住點”層次分明的新型城鎮體系;在發展定位上,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點建設許家洞溫泉小鎮、橋口旅遊小鎮、望仙生態小鎮、良田文化小鎮和五里牌工業小鎮等風格各異的小城鎮。

  (作者為中共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7日 07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