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生態文明建設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

  • 發佈時間:2015-05-06 05:18:1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出臺這一文件的背景是什麼?文件有哪些亮點?今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是什麼?新華社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

  記者:黨中央、國務院為何要在此時出臺這個文件?有什麼重要意義?

  徐紹史: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作出了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佈局的戰略決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既是落實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基於我國國情作出的戰略部署。

  我國資源環境方面的基本國情,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是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加劇,特別是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二是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

  意見是中央就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全面專題部署的第一個文件,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願景、重點任務和制度體系,突出體現了戰略性、綜合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就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意見就是落實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措施任務更具體、更明確。

  記者:您覺得意見最突出的亮點或特點是什麼?

  徐紹史:意見最突出的亮點或特點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通篇貫穿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制度安排、政策措施等各個方面,都體現了這一基本理念。

  另一個是通篇體現了人人都是生態文明建設者的理念。意見強調,無論是政府、企業或個人,都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建設者,生産、生活過程中都應該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要求,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人人有責、共建共用的過程。

  記者: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徐紹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使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能支撐、環境能容納、生態受保護的基礎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産生活。

  首先,要加快生産方式的綠色化,就是要通過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起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次,要推進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加快形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第三,要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把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人人、事事、處處、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

  第四,要健全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通過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對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規範和約束。

  記者:意見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將如何落實?

  徐紹史:我們考慮,至少應該從三個方面推進意見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落實。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意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負總責,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協調配合,共同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工作合力。

  二是開展先行先試。注重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的結合,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

  三是細化實施方案。根據意見要求,各地要抓緊提出實施方案,相關部門要研究制定行業性和專題性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中央要求抓緊制定意見分工方案,逐項分解目標任務,推動每一項任務落實落地。

  據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