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築牢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防護堤”

  • 發佈時間:2015-08-13 02:31:2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育時評

  文·潘 強 李思遠

  近日,貴州省畢節市兩名留守兒童在家中被殺害,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落網。面對一再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的慘劇,誰來築牢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防護堤”?亟待引起各方重視。

  留守兒童是在中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催生的群體。隨著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村裏村外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全國婦聯的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已達6102.55萬,相當於全國每5個孩子就有一個留守兒童,其中獨居留守兒童達205.7萬。

  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情感“貧困程度”有時比物質貧困更需要關注。“父母在遠方,身邊無爹娘,讀書無人管,心裏悶得慌,安全無保障,生活沒希望。”這則流傳在民間的順口溜,是對當前一些留守兒童生存現狀的形象反映。

  留守兒童安全事件不是一地之特例,背後暴露出的問題發人深思:一方面,傳統的物質關愛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社會轉型的精神需求,不能滿足留守兒童群體的根本需求;另一方面,當前留守兒童監護制度和救助體系仍不完善,社會組織的緩慢發展仍難以填補村中治理空白。與此同時,作為直接監護人,當前家長監護意識的缺失使留守兒童的生存困境更加凸顯。

  因此,築牢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防護堤”,必須社會上下各個方面共同努力。

  一方面,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應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關愛留守兒童。這方面已有經驗可借鑒,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近日組織留守兒童進行跨省探親活動,免費前往廣東東莞探望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應加強監護制度的頂層設計,強化監護人的法律責任,政府、學校和家長形成合力,將留守兒童的生活安頓妥當。

  從更深層次來看,政府還要堅決打破地方制度設置的壁壘,確保每個孩子享受教育的權利。加快發展農村經濟,提高工業化、城鎮化水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實現就近務工,從根本上減少留守兒童數量。如此,才能為留守兒童“兜底”,才能讓悲劇故事不再上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