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資本市場誠信水準可再提升

  • 發佈時間:2015-08-11 15:32:1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文仙 趙曉輝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中國證監會近日公佈的2014年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情況顯示,2014年度我國資本市場誠信建設水準得到進一步提高,大多數市場參與主體沒有失信記錄。

  數據顯示,2383家、佔比91%的上市公司當年沒有失信記錄;80家、佔比67%的證券公司沒有失信記錄;80家、佔比84%的基金管理公司沒有失信記錄;136家、佔比89%的期貨公司沒有失信記錄。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誠信數據庫累計收錄誠信資訊69545條,涵蓋了發行人、上市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證券期貨服務機構、高管人員和從業人員以及其他相關市場主體的監管執法資訊、媒體反映資訊、履行承諾資訊等。

  從主要梳理數據來看,2014年度資本市場存在違法失信記錄的機構總體上較少,總計394家,其中失信記錄數量最多的機構是上市公司,總計231家,佔當年存在失信記錄機構總數的比例超過57%。其次為41家機構投資者和40家證券公司,其他各類機構整體上失信記錄數量均保持在較低水準,其中新三板公司和律師事務所各為1家。

  資本市場存在違法失信記錄的人員數量總計1080人,佔比最大的是上市公司人員總計634人,包括董事、監事、高管及其他相關責任人員,約佔當年全部失信人數的59%。排名第二的是自然人投資者,共有211名自然人投資者出現失信行為,佔比約為20%。再次為會計師事務所及資産評估機構人員105人,約佔9.7%。從各類人員失信記錄數量上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存在失信記錄的人員數量相對較少。

  從失信行為內容上看,2014年失信行為的違法成本持續增加,失信行為被揭露和懲戒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失信行為總體呈現多樣化態勢,包括資訊披露違法失信、市場交易違法失信、業務經營違法失信、內控管理違法失信等多種形式,其中資訊披露違法失信行為佔據主要部分。隨著對主要失信行為的嚴格監管執法,不同違法失信行為會雜交、糅合,製造或者利用資訊優勢、借助職務便利等可能將以“創新”的面目出現。

  張曉軍説,誠信是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礎。2014年度誠信資訊數據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體現了一年來證監會立足“兩維護、一促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推進監管轉型、持續加強市場誠信建設的重要成果,為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誠信水準,強化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誠信約束作用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和參考。(陳文仙趙曉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